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智能机器人技术:助力极地科学考察活动

  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将会出现两位特殊考察队员的身影--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这是我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的这两位智能机器人,被列入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今年将首次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奔赴南极,检测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将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据悉,体重达200公斤的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外形看上去像一架带有升降桅杆的坦克,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最大作业半径为25公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还是一位大力士,身上可搭载40公斤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拖曳100公斤的重量。此次赴南极考察,除考验自己身体外,这位大块头还将搭载一个高精度的定位DGPS和一套五要素的气象观测站,进行科学考察。

  看上去像一架小型飞机的低空飞行机器人,体态轻盈,约有20公斤,力气也较小,只能搭载5公斤的有效载荷,但其飞行速度能达到50-100公里/小时,能持续飞行1小时,抗6级风。此次赴南极考察,这位小蜻蜓除考验自身素质外,也携带了一台观测海冰的红外辐射计和一架航拍照相机。

  极地恶劣的气候与自然条件极大地制约着人类科学考察行动的开展,利用机器人作为人的“代理”,降低极地科考的风险与成本,提高效率、覆盖范围与可达区域,已经成为技术强国所关注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方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与其他的科学考察队员比起来,这两位科考机器人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首先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将考察物资、科考设备和重型装备安全运输到南极大陆中山站,再由重型雪地车队将内陆物资运输1300公里到冰盖顶峰冰穹A地区。由于南极大陆被海冰紧紧包围起来,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破冰船雪龙号也仅具备连续破除冰层厚度1.1米的能力,破冰船通常无法直接到达南极大陆。

  目前,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和国际上通行的方式一样,都采取海冰卸货运输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危险系数很高。在国际上,破冰船被困冰区、雪地车掉进冰缝、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屡见诸报道。此外,南极内陆表面还存在冰裂隙密集区、薄冰区和环境极端恶劣区,目前仍属科考盲区,缺乏有效的科考设备和技术手段。

  根据计划,我国今后将训练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开展海冰卸货运输路线探察、冰盖裂隙密集区前置探路、极端恶劣条件下科学考察等工作;训练低空飞行机器人开展雪龙船破冰侦察、海冰厚度观测等工作。同时,将对极地应用移动机器人进行研究,形成示范应用,开创我国机器人用于极地科考的新局面,为后续形成系列化、多功能化科考机器人奠定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