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生产制造 | "万榫之母"燕尾榫:传统工艺与现代数控的完美结合

国际金属加工网 2025年04月18日

榫卯,是中国红木家具的灵魂。燕尾榫更是举世公认的“万榫之母”。燕尾榫是一种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梯台形的榫可以使工件的角部高强度接合,避免在受力时脱开。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在古典家具中,燕尾榫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无论是挂肖还是串肖,无论是箱柜抽屉还是升斗结构,无论是明扣还是暗扣……都无一例外地充分利用了燕尾榫的原理。

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宽,呈大头状,这种做法在古建筑中称为“乍”。燕尾榫上面大,下面小,称为“溜”。放乍,是为了使榫卯有拉结力;收溜,是为了在下落式安装时,愈落愈紧,以增加节点的稳定性。

01最牢固的榫接方式

除了“万榫之母”,燕尾榫还被称作“异形结构之母”,相传是由木匠祖师爷鲁班所创。据说在很久之前,鲁班看见一只可爱但已受伤的小燕子挂在了两根晾晒的绳子上,鲁班爷非常心痛,轻轻地把小燕子取下来。鲁班发现小燕子的后尾呈八字形,卡在了两绳之间。他立刻召唤夫人给小燕子包扎好伤口,放在棉花上,每天照料,直至伤口愈合回归大自然。在这段时间里,鲁班爷从中受到启发,由此就萌发了用燕尾方式连结两块木板想法,使之更有竖劲和抗衡力,而这一结构方式被他命名为“燕尾结构”。

燕尾榫是目前已验证的最牢固的一种榫接方式。它不仅是木工连接中最吸引人的,而且是强度非常高的机械结构,具有超强的抗拉力。它制造了一个完美的角连接,并且上胶后几乎不可损坏。

02手工燕尾榫的复杂工艺

传统意义上来说,手工制作的燕尾榫由一系列的头榫和尾榫构成,侧两端面用半榫,根据板宽可以容纳的尾榫数量,把头榫所在木板的端部分做等分。做完头榫可以划尾榫了,把头榫木板垂直对齐尾榫木板端部,之后用划线刀或锥子沿头榫边缘划线,划线时要保证木板不动,直到划完全部的线,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用夹具固定木板。头榫的轮廓划到尾榫板上后,用角尺将划线过到尾榫板的横截面上。尾榫中间划线部分用凿子刻一道细沟,并用底凿使尾榫中间下凹。最后,用凿子清理中间剔除部分并清角,这样,燕尾榫就加工好了,过程比较繁杂,加工效率低。

03传统与科技的融合:燕尾榫的未来

如果要制作大量的燕尾榫时,为了提高效率,就需要用数控加工,可以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ALPHACAM适用于各种实木板与人造板的开榫加工,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加工效率高,保质保量,安全可靠,可以高效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下面为各位粉丝分享来自ALPHACAM 的燕尾榫加工视频,欢迎各位粉丝打开ALPHACAM体验。

https://1257148331.vod2.myqcloud.com/f368981dvodbj1257148331/3fd389291397757910278727002/VjVTSaAfhPIA.mp4

  

   

  

(海克斯康工业软件)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直播预告 |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飞机系统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工具
  • 25-04-25
  • 设计仿真 | 使用Adams加速滚珠丝杠动力学仿真分析
  • 25-04-25
  • 设计仿真 | Marc软件攻克焊接残余应力预测难题
  • 25-04-25
  • 生产制造 | 海克斯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线下培训火热报名中
  • 25-04-25
  • 质量管理 | 海克斯康数字化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质量升级
  • 25-04-25
  • 设计仿真 | 海克斯康Simufact Welding重塑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焊接工艺
  • 25-04-18
  • 直播预告 | 基于CFD仿真的高效热管理解决方案
  • 25-04-18
  • 线下培训 | Adams车辆动力学仿真公开培训
  • 25-04-18
  • 质量管理 | 数字化时代,如何让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智能
  • 25-04-18
  • 生产制造 | VISI智能修模解决方案实现精度效率双飞跃
  • 25-04-14
  • 直播预告 | 从编译到实战:Adams用户子程序使用基础
  • 25-04-14
  • 直播预告 | Digimat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结构疲劳分析
  • 25-04-14
  • 质量管理 | 数字化赋能: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新标杆
  • 25-04-11
  • 线下培训 | MSC Apex & MSC Nastran 一体化线性分析培训
  • 25-04-03
  • 设计仿真 | Actran声源识别方法连载(二):薄膜模态表面振动识别
  • 25-04-03
  • 设计仿真 | Adams变拓扑分析之回调子程序
  • 25-04-03
  • 生产制造 | 海克斯康NCSIMUL教您如何轻松锁定旋转轴
  • 25-04-03
  • 质量管理 | 海克斯康数字化质量论坛圆满收官,共赴制造质量新征程
  • 25-04-03
  • 直播预告 | 解锁增材制造黑科技,玩转粉床熔融仿真与缺陷分析
  • 25-03-31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