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征程开新局,光电赋能向未来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完美收官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承载二十载行业积淀,肩负承启未来的使命,2025年3月11日—13日,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以“躬耕不辍、智启新程”为主题,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据主办方官方资料显示,本届展会以超10万平方米的展览规模、2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4家参展企业、52,835名注册专业观众以及200场技术报告与行业论坛的深度思想碰撞,汇聚全球光电产业核心力量。本届盛会进一步凸显亚洲光电技术枢纽的战略定位,为全球光电行业树立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的行业典范,注入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
硬核科技,全球竞合再升级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当目光转向展馆现场,这场产业跃迁的战略蓝图正转化为一个个具象的技术突破场景。走进N5馆,德国通快展台前围满观摩超快激光切割演示的专业观众;N4馆内,大族激光自主研发的“蓝飓”系列设备吸引多个行业用户驻足——这些场景生动诠释了展会的全球技术磁场效应。从国际巨头通快、高意、阿帕奇、MKS等知名企业的前沿技术,到本土标杆大族激光、锐科激光、创鑫激光、华工激光等领先企业的硬核突破,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网络。围绕激光智造、超快激光等核心领域,展会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双向赋能,加速全球光电行业向产业化纵深突破。值得关注的是,超400家新展商的加入为产业链注入新鲜血液,包括安扬激光、镱镭飞秒、哈工大星海光电等创新力量,覆盖飞秒激光、光纤传感、半导体检测等新兴领域,展现出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速度。
解码产业升级:场景创新重塑智造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在这场全球技术竞逐中,诸多企业正以场景化创新方案回应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面对半导体封装精度提升、新能源焊接效率优化等共性技术瓶颈,多家参展企业通过底层技术攻关与跨行业协同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SCANLAB:现场全球首发IntelliSCAN IV系列高动态扫描系统,通过自适应光学算法将激光加工精度提升和灵活性推向新高度。
金橙子:推出了DLC2-V4激光控制卡,利用“运动-光路-时序”三闭环控制架构,在光伏电池片切割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日本三丰:发布的U-Wave无线测量系统,通过IoT技术实现千分尺、三坐标机等设备测量数据毫秒级传输,构建起从车间到云端的全链路数字化检测生态。
苏州德龙激光:推出的半导体晶圆隐形切割设备,采用飞秒激光自适应脉冲整形技术,突破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精密加工瓶颈。
宾采尔:展示的激光复合焊智能工作站,通过融合电弧焊与激光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效率低、热变形大的问题,高效又智能。
泰德激光:重磅发布的半导体晶圆隐切设备,集成高精度CCD定位与自研路径规划算法,推动功率器件封装工艺向全激光制程迭代。
特色专区,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展会现场,集成光子及量子专区成为产学研融合的试验场,巅跃激光、国仪量子、中电科芯、赋同量子、锐光信通、长光华芯、锐晶、华辰芯光、剑芯光电、大恒光电等领域优秀厂商代表集中展示光子芯片、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与之呼应的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区,索雷博、超微光学、鼎信优威、美题隆、谱锐西玛仪器、三志光控、远讯、隽撷、达优信等企业通过创新科技成果展示,揭示了光电技术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趋势。两大专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光电产业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向系统化解决方案升级。
思想碰撞,学术与产业共振
图源: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官方
与展馆内设备轰鸣声共振的,是同期举办的200场技术论坛激荡的思维火花。光学技术大会与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汇聚全球知名学者,围绕超快激光加工、精密光学检测等多维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论坛期间,产学研机构就光子集成技术产业化路径、智能传感标准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多维度探讨,折射出行业从实验室创新到规模应用的加速跨越。多场技术论坛通过深度剖析中国光电市场趋势与全球行业动态,为与会者开拓国际视野,并聚焦新兴技术应用场景的探索与落地。
光启未来,共绘新蓝图
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以技术为帆、以合作为桨,为全球光电产业锚定“光学+AI”与“绿色光电”的未来方向。本届盛会不仅镌刻了当下产业变革的里程碑,更擘画出属于光时代的壮阔蓝图。
让我们明年再度相聚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6年3月18-20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国际金属加工网)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