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于2025年3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2025年正值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周年,本届展会以“躬耕不辍,智启新程”为主题,超过1200家展商将齐聚申城,展示面积逾10万平方米,同期会议报告预计200场。本届展会共计9个展馆,较上届增加34%,呈现出国际参与度高、国内企业百花齐放的特点,成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纽带。位于N馆一侧的激光主题展示和E馆一侧的光学主题展示,将涵盖光电技术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更清晰,展品种类更精细,将与参观者联系更紧密,深度挖掘市场新机遇。

光学技术大会 & 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

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

光学技术大会主题报告

计算光学成像技术论坛

超构光学表面技术论坛

智能光学制造技术应用论坛

光学微纳检测技术论坛

红外探测技术前沿论坛

超精密超快激光器技术论坛

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前沿论坛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驱动新质生产力

2025新能源车身激光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

生物医学与光子学交叉论坛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

先进光学系统及仪器设计培训班

Light激光与量子国际会议

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IYQ),为推动激光与量子科技的前沿发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年和国际光日的金牌合作方,将携手慕尼黑上海光博会联合举办Light 品牌系列会议——Light Conference on Laser and Quantum。 此次大会将于2025年3月11-12日与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同期举办,旨在汇聚全球优秀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集中探讨激光与量子科技的创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致力于打造一个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国际交流平台。

光学技术大会主题报告

光学技术大会主题报告 将于3月11日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将汇集来自激光、光学、红外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话光电行业未来趋势,把科学、研发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为行业发展蓝图的绘制提供科学理论支持,为产业发展赋予更多独特的实用价值。

计算光学成像技术论坛

计算光学是集光学、数学和信息技术为一体,以信息传递为准则,注重全链条、一体化、全局化的光学设计方法。本论坛将深入探讨计算光学成像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联合优化光学系统和算法处理,实现特定成像功能与特性,最终通过已有信息获得更高维度更丰富的信息。计算成像作为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是当今社会光电成像技术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计算光学成像将光作为信息的一部分,在改变人类与机器感知世界的方式上取得了突破,在手机摄像、医疗、监控、工业检测、无人驾驶等领域已经凸显卓越优势,并逐步进入规模化应用。计算光学成像技术论坛将于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同期召开,共同探讨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的前沿问题,分享行业经验和研究成果。

超构光学表面技术论坛

超构表面是指一种具有周期性微结构的表面,其尺度在纳米至微米级别,这种结构可以使反射和透射的光产生干涉效应,实现光的选择性反射或透射,其物理特性也决定了它在高光谱成像和分析中的重要性。由于超构表面能够以超常的方式操纵光的振幅、相位、偏振和频率,其可以用于各种光学应用,包括全息、彩色印刷、光束整形和边缘检测、偏振生成和检测、太赫兹波的创建和利用,以及光加密通信防伪技术等,同时在成像、波前工程、非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方面也有着丰富应用前景。超构光学表面技术论坛将于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同期召开,共同探讨超构光学表面技术。

智能光学制造技术应用论坛

智能光学制造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集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决策,以增率降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本次论坛聚焦先进光学技术领域,邀请了多位来自本领域科研专家和行业企业,汇聚智慧,分享经验,探讨光学制造前沿科技及产业发展动态。未来人工智能、元宇宙、下一代通信、量子科技等新质生产力与不同领域间的先进光学技术交叉应用将为光电市场发展提供新动能,促使光电产业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应用新趋势。

光学微纳检测技术论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微纳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界的热点领域,也成为衡量国家尖端科学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检测技术与微纳加工技术相辅相成,是加工精度的重要保障。智能制造离不开质量控制,质量是工业制造企业的生命力,而优化质量管理是提升质量竞争力的关键,光学检测则是工业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精度和性能等方面的重要保证。在智能制造时代,光学检测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光学微纳检测技术论坛 将基于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光学微纳检测技术,为该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专业参会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红外探测技术前沿论坛

随着全球红外产业潜在需求市场的不断增长,民用市场在电力、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将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特别是在疫情时代下,红外探测系统集成一度成为关注点。新兴市场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我国红外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红外技术已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现代高技术常规兵器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2025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举办“2025红外探测技术前沿论坛”,结合展会 “红外技术与应用产品特色展示”为观众带来结合技术科普、学术前沿、行业尖端产品展示及不同领域应用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行业观众带来产、学、研一体的交流平台。

超精密超快激光器技术论坛

超快激光器因其高精度、高效率、低热效应以及短脉冲特性,正在工业制造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超快激光器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工业制造、医学、科学研究、通信、军事和娱乐等。在工业制造中,超快激光器可用于精密加工、微纳加工和增材制造;在医学领域,超快激光器用于外科手术、眼科手术等;在科学研究领域,超快激光器用于光学显微镜成像和物质研究;在通信和军事领域,超快激光器用于激光通信和高能激光武器‌。超精密超快激光器技术论坛 将汇聚激光技术专家、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超快激光器技术发展及未来应用。

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前沿论坛

“面向激光雷达行业,提供上游前沿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 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涵盖军事、环境科学、航天航空、考古研究、建筑测量、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目前又面临自动驾驶这一巨大机遇。全球激光雷达产业被各类资本追捧,赚足眼球的同时也吸足了资金。激光雷达系统的核心元器件包括:光电探测器、激光器、准直镜头、扫描镜、数模转换器等,来自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都将汇聚慕尼黑上海光博会。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前沿论坛将吸引来自激光光源、光学元件、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知名厂商、国内外激光雷达供应商、研究院校代表、工业自动化厂商、汽车一级(Tier 1)供应商和汽车OEM厂商的用户参会交流,共同探讨激光雷达行业未来趋势。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驱动新质生产力

激光增材制造作为一种与数字化设计紧密结合的新型制造方式,不仅重新定义了生产方式,更为产品的设计自由度、生产精度和质量控制、以及实现难以生产的产品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选择。同时,作为增材制造热源的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增材制造在可用材料、工艺创新、生产精度控制、加工速度及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为工业制造开辟了更多新的可能性。2025年3月11日,《激光世界》杂志将联合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在展会期间举办LaserFocusCon激光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届时将围绕“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驱动新质生产力”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025新能源车身激光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形成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渗透率再创新高,产销量的持续增长,也为激光技术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激光技术在整车白车身制造、锂电池、电机及其他零部件制造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5新能源汽车激光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 将于2025年3月12日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同期召开,论坛将围绕激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质量控制中展开。

生物医学与光子学交叉论坛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与生物谷联合举办为期一天的专题研讨会,盛邀来自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生物医学及光学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的特约嘉宾,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这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如何为科研及医学领域提供服务。论坛内容将从生物光学传感与调控、生物芯片、光学诊断与治疗、组织光学光谱与成像等多方面去展示这个全新的融合领域为我们科研及医疗人员带来的变革及便利。同时也会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光子学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将基于高新技术的学术研究,致力于提供行业推广和展示高新技术成果、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发布信息,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把产、学、研应用紧密结合,为行业发展蓝图的绘制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先进光学系统及仪器设计培训班

新技术发展和突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其中光学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准途径,被应用于各类科研和工业过程中,尤其是各类先进光学系统包括光学计量、检测、成像等仪器,是助力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利器。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在光学基础知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研上有着深厚积累。先进光学系统及仪器设计培训班拟结合科研高校及光学企业两方优势,着力成为培养光学系统工程师的综合性强化课程。

慕尼黑展会看点
咨询测量企业
咨询刀具企业
咨询机床企业

别错过!掌握这份【邀请好友】指南,和好友轻松赢取福利礼包

新品·洞见,交流·赋能,热情·友情,破局·商机,尽在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CHINA 2025。

先睹为快!两大同期活动,六大亮点重磅揭晓!

作为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年度盛会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于2025年3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3号入口厅N1-N5,E7-E4馆盛大召开。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周年,镭Sir焕新亮相!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周年,镭Sir焕新亮相!

展会概况

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盛会,齐聚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从元器件到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光电产业完整产品链展示平台。
  • 激光智能制造

    "激光+智能制造"时代已到来,激光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助力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背景下,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已经日趋完善与成熟,为激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激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精确的制造工具,在多个专业领域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和突破,展现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潜力。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1 / 7

  • 激光器与光电子

    光电子技术,作为21世纪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高技术,已经深入渗透至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生物光子、激光武器等众多新兴产业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尤为关键,核心器件的能力决定激光装备的未来,特别是激光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激光设备输出光束的质量和功率,从而成为推动激光技术持续进步的核心要素。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2 / 7

  • 光学

    光学和光学组件是所有光学技术和应用的基础,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光学组件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光学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光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光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3 / 7

  • 光学制造

    光学元件的卓越性能得以实现,背后离不开光学制造技术的全方位支撑。从精细的光学设计、精湛的加工工艺到严格的检测标准,光学制造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这不仅积极推动技术革新,更引领光学行业向更高标准、更远领域、更精细操作、更精准技术的方向迈进,充分展现了其巨大的潜力与价值。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4 / 7

  • 红外技术与应用

    红外技术已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现代高技术常规兵器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全球红外产业潜在需求市场的不断增长,民用市场在电力、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也已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5 / 7

  • 生物医学光子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作为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交融的前沿领域,融合了生物、物理、医学、光子学及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近年来,这一领域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界和光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创新的医学工程分支,生物医学光子学为医疗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诊断和治疗需求。它利用光子的特性,如干涉、衍射、散射等,对生物组织进行非侵入式的探测和成像,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随着光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6 / 7

  • 集成光子及量子

    集成光子学是光电技术的重要分支,它将光子器件的规模压缩至与电子器件相当,从而实现了CMOS兼容、相互集成以及大规模集成的特点,形成了业界所称的光子集成电路(PIC),也常被称为光子芯片或光芯片。光子芯片在汽车、航天航空、信息和通讯以及人工智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来说,它能够应用于自动驾驶、安防监控、语音识别、医疗诊断、游戏、虚拟现实、工业物联网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这为光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而显著推动了光电技术的革新。

    *想要获取更详细信息,可点击上方的标题了解详情

    7 / 7

慕尼黑展会企业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参展品牌

展馆布局图

精细化布局6大展区,特别推出2大特色专区,展区布局清晰,集中展示高端科技,覆盖整个光电子行业所有门类。
往届回顾
展品推荐
读者评论
慕尼黑精彩视频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访: 英诺..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访: 卓立..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访: 卓立汉光副总经理 董磊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访:雷尼绍..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访:苏州长..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2024展会现场专..
Copyright © 1997-2025 mmsonli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金属加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