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以数智化测量驱动精密制造新未来
当前,中国“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推动测量技术向实时化、自动化、全流程可视化迭代。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以“躬耕不辍,智启新程”为主题,吸引全球超1400家展商参与,聚焦光电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日本三丰精密量仪(Mitutoyo)携多场景测量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公司董事长坂田幸宽表示,三丰正以数智化技术重构测量流程,推动制造业质量管控模式升级。
日本三丰精密量仪公司董事长 坂田幸宽
数智融合:从实验室到车间的一站式测量革新
作为拥有90年历史的精密测量技术企业,三丰在2025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展示了覆盖全场景的测量产品矩阵:从千分尺、游标卡尺等手持工具,到三坐标测量机、影像测量仪等大型设备。
据介绍,针对数智化转型需求,其重点推出两大创新方案:
1、U-Wave无线测量系统:通过IoT技术将千分尺、游标卡尺的测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手机、Excel等终端,实现人工误差验证与效率提升;
2、MeasurLink工程管理平台:基于网络实时追踪三坐标测量机等设备数据,完成统计分析与可视化管控。
坂田先生表示,尽管U-Wave与MeasurLink早在10年前已实现商品化,但随着中国智能工厂建设加速,相关产品正成为测量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支撑。
应对新质:智能化与操作简化双轨并行
中国“新质生产力”政策推动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方向转型。“中国的新质生产力方针对制造业升级意义重大,测量仪器企业需聚焦两大方向。”坂田先生在采访中明确回应。其一,推动质量管控从实验室向车间渗透——“想要实时掌握每个生产环节的精度,必须在车间现场实现检查结果的可视化,让数据驱动工艺优化。”其二,应对人力结构变革——“熟练技工短缺已成常态,测量设备必须做到‘放上去即出测量结果’。我们将开发仅需一键操作的仪器,让更多用户都能高效完成精密检测。”
不难看出,这两大举措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测量价值逻辑的重构。通过将质量管控嵌入生产流程,并降低设备使用门槛,三丰持续助力中国制造向全链条精益化迈进。
自动化测量:以全场景适配赋能智能制造生态
“自动化测量的核心优势在于应对人力短缺与效率提升的双重挑战。”坂田先生表示,“通过自动搬运、一键测量及结果回传,企业可在相同周期内完成更多零部件生产,并实时掌握质量的变化趋势。”
面对汽车、半导体、电子医疗等行业的广泛需求,三丰依托全品类测量产品(千分尺、游标卡尺、影像测量仪、三坐标测量机等),提供适配生产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坂田先生强调:“作为综合测量仪器厂商,我们能够满足各行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自动生成测量结果,还是无缝衔接生产流程,三丰的技术储备足以支撑跨领域多行业用户的新需求。”
市场布局:敏捷响应中国研发速度
面对中国制造业研发与商品化周期的持续压缩,坂田先生明确表示:中国市场创新节奏要求测量技术同步迭代。例如电子基板测量难度持续升级,我们已推出专用测量玻璃基板镜头的解决方案。针对人形机器人关节精度、无人驾驶汽车零部件、6G通信元件等新兴领域,三丰正加速技术储备与方案适配。不难看出,从电子基板到前沿产业,三丰始终依托多领域客户需求反馈,快速调整产品开发路径,满足客户对高精度、快速响应及场景适配性的全维度需求。
行业展望:测量技术重塑制造价值链
坂田先生对本次参展体验给予高度评价:“展会首日观众络绎不绝,客户对三丰产品的关注远超预期。尤其今年光博会首次独立办展,规模与专业度显著提升,让更多行业客户直观感受到我们的技术实力。”他特别提到,独立展馆的形式为三丰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使其能够全面呈现测量技术与智能制造场景的深度融合。
作为行业赋能者,三丰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携手产业链伙伴构建“精密测量+智能生产”的协同生态。通过覆盖全场景的测量解决方案与实时数据服务,其正推动制造业从传统抽检模式向全流程质量可控转型,为全球新质生产力变革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国际金属加工网)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