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字字戳心,我所知道的中国机床行业现状

笔者从事机床行业15年左右,所在的企业的存活时间比新中国还要长,以前有国家直属的科研机构,目前仍承但国家重大项目也不少。

有人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到底能不能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床?答案是,能,肯定能!但这是在不太计较成本的前提下。

而对于行业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行业存在的问题,则不去重视。而恰恰又是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不客气地说,目前我们的机床水平整体比国外差的相当远,我们普遍的看法是差德国五十年左右。

其中,差距较大的且目前看来短时间无法解决的东西,主要有密封件、轴承、材料、伺服电机、控制器、系统等。

配图与正文内容无关

其实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目前及以后这个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之所以现在这对个行业比较悲观,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根本不重视。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机床行业是所有行业的基础行业,但从n年前机械、机电部就撤掉了,当年的n多家企业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自生自灭了。

为什么呢?

机床行业是个大周期产品,一台机床产品从设计、生产、安装调试、验收直到正常使用,没有个三年下不来(这是说的非标产品)。

而高精度的机床更是如此,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现代市场下,想做好做精很难,主要是企业耗不起。

也就是说,即使企业能做好做精的能力,也不去把做好做精当作组织生产的最高目标,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

2、人材流失严重。

因为此行业待遇超低。

有多低呢?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技师的工资,绝对比不过售楼小姐或卖车先生,总工的工资多数不如药店的店长。

但是此行业又是个累死人的工作,死的脑细胞太多,腰肩盘、风湿性关节胃、鼠标手、高血压各种疾病,而且风险还大,你们以为机床做出来就能验收合格啊?查下国家标准一个合格的机床有多少检验项目?

所以,与本人一起毕业或参加工作的,都茅塞顿开的比较早,转销售的转销售,转行的转行,转管理的转管理,还在搞技术的已经基本木有了,为什么?糊口太困难了。

我们是搞设计的,便是设计和设计不一样。机械行业的设计,如果有同行的话可以发表下感想。

这个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专业知识要够,要制图,要知道标准,一天到晚对着台黑漆漆的电脑屏幕画呀画。而机械图纸的复杂程度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到的,特别是机床相关的。

但是,机械设计不值钱啊,同样的设计工作,机械设计的工资绝对搞不过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建筑设计,甚至都高不过设计名片的。

在这种现状下,年轻点的,有回旋余地的,谁也不会在设计口做一辈子。

因为公司年长的一辈的辛苦他们是看的见的,50岁多的老工程师,带个老花镜审图的时候,总不会比那此50岁的拆迁农民出国旅游来的舒服。

不在中层以上的员工,到老也不过5K多的工资,养家糊工而已。做设计工作的社会价值已经没有多少了。

一个真实的例子:

公司一个女同事(机床行业一般都不待见女工),在公司一月三四千元做设计好多年,后来觉的也没什么发展,出去卖保险了,不到三年,月薪已经是接近3万元,做机械设计,即使你是设计飞机坦克的,月薪估计也不会有这些。

工资决定了你的社会价值,这样的工资,已经决定不会有高端人材能做的住冷板凳了。

以上是社会因素。

而在一个公司里,设计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种。虽然,对于产品来讲,设计是源头,没有好的设计,肯定不会有好的产品,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但是现实是,无论哪个公司,设计也是被踩在最低层的,工资不说垫底,但肯定搞不过销售、采购、外协等部门,设计又是清水衙门一个,不像前三个部门还有点回扣外漏什么的。

领导看什么?销售业绩是他们最关心的,少花钱是他们最关心的。这间接导致了公司内部设计人材的流失。

3、高校培养方向有问题。

单位年年招人,最低学历研究生,当然最高也是研究生,博士生也招不来,除了外语哇哇好,其他基本一踏糊涂。

多数培养一年多稍稍复杂的图纸画不明白(或者本身也不想看明白,因为现在安份做设计的人本身也少),三年多还无法独立承担项目……一堆老头也是只能无力摇头叹息,大学都学什么去了。

他们可能不知道,现在哪个学科不是以培养英语为主?专业课?及格就好啦!找工作时又不看你专业课,有没有四六级才是企业最关心的。

并且,很多搞设计工作没几年的,一看设计工作没前途(钱途),要么跳槽了,要么换部门了。

另外,参与过几个与高校合作的项目,看看那些高校出的杰宝方案,真是哭笑不得,其实方案可不可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国家的红票票,高校有钱啊。

4,用户(市场)的选择。

机床行业是个较务实的行业,没有高成本肯定做不出好东西的。

这与电子行业或奢侈品行业不同,水果手机可以8000元的手机只需要2000元的成本,但是机床不行,你要达到200万机床的精度及性能要求,无论是谁去做,你都不可能用仅用20万的成本 。

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台机床,德国成本200万,卖300万,那么同样精度及性能的产品,由中国人来做,也必须要成本200万,而且由于各方面的技术限制,可能成本还要远远高于200万。

这也就是我开头说的,可能能做,但不太计较成本。

但问题来了,两台机床,如果性能精度基本一样,德国与中国价格一样,用户会选择哪个?这就好比手机,如果配置差不多的苹果卖的和小米一个价,你会选谁?老板都不傻,能赚钱是目的,“反正我做好了也没人买,我做那么好有毛用?”

这种情况已经好多年了,但这两年这样低质低价也不难做了。

为什么?因为非本土产品,如弯弯的,棒仔的,阿三的,最近几年价格越来低,品质还尚可,逼的国内厂家的高场份额越来越小,于是不得不产业升级了。

但升不升的上去就不得而知了。

5,研发无动力。

现在都在喊工业4.0,好吧,一台机器人,我们能做什么呢?伺服电机做不好,rv减速机做不了,汽缸密封件做不了,系统?甭想了,能卖给你就是给你面子。

不在此行业内混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机床就是由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组成,但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我们没做好。

汽缸,多简单的原理,但台湾一支行程150的带导轨气缸就要2000元。

skf密封圈,一看就是个大塑料圈,800规格的要3000多。

fag的轴承,90内径的,敢要4000多,还限量供应,爱买不买。

有时我看着这些东西都生气,这么个杰宝玩意值我一个月工资?但是没办法,不用不行。

而我所悲观的是,我们现在对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重视不够。国家会出钱让专业机构搞塑料圈吗?反正我没听说。

轴承,有个洛研所,但轴承嘛,民用还可以,普通机床也行,高档的不沾边。哈瓦洛三家反正咱是不敢用。

丝杠,导轨,伺服电机用系统,dd马达倒是专门机构,一般是高校,但高校是以写论文搞经费为主要目的的,东西好不好,有没有进步 ,谁晓得。反正目前还没有顶事的。

所以,现在这个行业有点怪怪的,像这些东西,比如高性能轴承,自己做吧,成本高还不如国外的好用,不自己做吧,又怕被国外掐脖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国家也认识到这点,但没见有相应政策。

小公司不会有这个责任,谁爱研发谁研发去,不管我们的事。

大公司,研发也要成本啊,而且很有可能是个无底洞,或都东西弄出来了,成本比人家国外的卖价还要高,所以,也在纠结。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个事实,我们这个行业,现在某些水平,都不如80年代以前的。公司档案室,满满的一层楼的图纸,有幸去翻阅过几次,那水平……不得让人佩服。

想想那时候没有电脑,也没有现在这么牛B的设计软件、分析软件、仿直软件,全部用手工画图,竟然能做出那么优秀的产品。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而且一直在电进机退,比如车床,现在床头基本上都一个伺服电机加个动力主轴完事,而老机床,光是床头变速箱里那一堆齿轮、变速机构就让很人头大。

从这点上看,中国不缺这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方而的人才不再屑于去做这一索然无味的行当了。

所以,中国机床行业如何发展,如何改变现状,是一个非常值的深思的问题。

【二】

有人误解我的本意。对于我们民族的智慧的是十分有信心的。现在这个行业确实存在问题,这也是客观事实。有些抬杠的或非本行业的,很难跟你们说明白。

说实话,我在这个行业干了15年,对这个行业的感情不是你们能比的。正是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才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比较观注及担忧。

如果我有“管我屁事”的心态,那也不会在这儿浪费时间。

我始终认为,将人类从繁重的为生存而劳作中解放出来的正是各种各样的机械。机械行业是所有行业的基础,而机床行业又是机械行业的基础。

想想我们小时候,80年代,农民秋收或夏收,没有一个月的时间繁忙劳作是完不成的,而现在,你只需要站在田边,看着联合收割机,一家人忙活半个月的活,机器不需要一小时就搞定了。

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行业无一不是由各种机械完成。但在中国,搞机械这行的,决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又苦又累,还不体面,工资还低。

而且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有所加剧,企业很难招到能沉下心来钻研技术的人。其实大家也没办法,放在十年前,说你是高级工程师,还觉的挺有面子,放到现在,笑笑而已。

不是说所有搞技术的人都是势力眼,像我这样依然在这个行业坚持的人也不少,一方面是喜欢这个行业,另一方面也爱好搞机械。

但不能说没有想法,十年前,工程师的工资不说最高,也能吃个平均数,现在呢?这个行业工资水平偏低是普遍现像,不是个例。

基于以上原因,会形成一个比较可怕的后果,那就是精英人才很少甚至不再往这个行业流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无所谓,如果放大到全国呢?

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发生在身边的。

我的一个同事,研究生毕业,08年参加工作,绝对是搞机械的天才,小伙子理论棒,计算分析仿真无一不精,搞计也机灵,点子多,每个同事都看好他,觉的他在这个行业肯定大有前途。

但是在15年的时候提出辞职,去了一家作文案之类的文字工作,因为那家开出的工资是这边的两倍多。

对于个人来讲,无所谓,多挣点钱而已;但对于行业来讲,损失了一个人才;对社会来讲,培养一个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去做文字工作,对社会资源岂不是极大的浪费?

就像我说的那个去做保险的同事一样,早知道去卖保险,还上大学干么?浪费四年时间加四年学费!

另一个例子就是今年有同事的孩子高考,分数很高,但在报专业的时候,机械相关专业根本不在考虑之内,因为同事觉的搞机械没前途,相信这样的不在少数。

这又无形之中阻挡了人才住这个行业流入。如果这是一个社会现像,请想想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另外,有些人说到人工智能及3d打印,我可以简单说下个人看法,哪天有时间再详细补充。

机械设计,故名设计,是因为这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也就是说只要计算机没有创造性思维,那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起码现阶段还看不到希望。

如果想像有一天,我对着电脑讲我需要个什么样的产品,需要满足什么样的功能,那么电脑自己完成设计工作,估计要等到量子计算机出来以后了。

3d打印,以后有可能达到要求,但现在还不行。

因为机械中,不同的零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零件要抗拉,有的要抗压,有的要抗剪,有的要耐磨,有的要耐疲劳等等。

甚至有的零件还要求同一个零件上不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比如最常见齿轮,一般要求齿面要非常硬,要达到洛氏58度以上,因为要耐磨,但齿根及齿芯要有韧性,否则有冲击时会打齿。

要知道硬度和韧性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实现这种要求必须经过合理选材及合理的热处理实现。

目前,金属3d打印精确达到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几何公差)要求尚且困难,要同时兼顾材料牌号及零件力学性能,目前技术恐怕有还无法实现。

【三】

本文无意去引起什么争论,也没想到写这么长,只是有感而发的一些个人的看法,比较主观,是个人在这个行业内的切身感受而已。

但从回复观点看,很多人并非内行,一味的为喷而喷,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因为国家的发展强大是大家看的到的,我们不否认目前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但问题存在就是存在,或是我们感觉存在,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同。

最近十年来,我觉得白电、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值得称赞的,特别是白电行业,目前国产品已经有绝对的优势,质量不错,价格合理。

但为什么作为工业基础的机床行业存在困境呢?

我觉的这是行业差别的问题。下边将以一个简单的对比,尽量不涉及专业术语的方式给大家讲一下,文字组织能力不行,希望能说的明白。

还是以轴承为例,说国产轴承不行,也是有条件的,那是针对我们这个行业。

轴承,大家觉的结构很简单,内套外套加滚动体,但是如果我告诉大家仅仅深沟球轴承(轴承的一种,应用最广泛,行业内称6系轴承,因为此类轴承的代号都是以6开头的)的滚道设计就可以写成一本书的话,您觉的还简单吗?

我从两个应用上说明,一个是普通汽车,一个是普通机床。大家知道汽车目前一般20万公里不用大修,轴承也不用换,是不是觉的轴承很NB呢?

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汽车跑20万公里,在这20万公里内按平均时速50km/h计算(实际可能比这个数大很多),那么轴承的寿命校校核可按2e5/50=0.4e4=4000小时去计算。

4000小时什么概念?

如果放在机床行业,也就是说一台机床按日工作8小时设计,不到2年的使用寿命。请问谁家设计的机床会按不到2年去设计?恐怕连合格都难。

其实,寿命倒在其次,国产轴承也没问题,最最主要的是精度、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这三个指标

最普通的车床,合格产品其主轴的跳动要求不会超过2丝(丝,长度单位,1丝=0.01毫米,有的地方也叫1道或1维,地区不同,说法不同,形像一点的说法,1丝约等于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

当然,就算是这么高的精度,国产哈瓦洛(哈轴、瓦轴、洛轴,代表国内轴承最高综合水平)也能满足需要。

但机床还要求长时间保持这个精度,或一年,或三年,好的机床甚至能到10年精度不怎么变化。这就对轴承有挑战性了,国产轴承目前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指标,目前看来确实有困难。

另外,好点的机床,其主轴跳动不到1丝,如普通磨床,一般要求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毫米。这是非本行业内的人很难有概念的。

另外,轴承的选用,还要考虑公差的一致性、互换性、精度一致性等各方面的指标,如果单个轴承精度达标不行,因为机床主轴采用的都是组合轴系(主轴上有一堆各式各样的轴承),如果各个轴承的精度都达标,但一致性不好,也不行。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对我们不得不高价采购国外轴承有没有理解?可能从机床部件上拆下来的报废轴承,再装到汽车(如果能装的上的话)还能用10年,但机床不行。

机床对于轴承的考核,不是寿命考核而是精度考核,只要轴承精度失效,那就意味着机床功能失效。

同样,减速机也是这样的,普能减机,基本不回考查其传动精度、传动平稳性、反向间隙(俗称背隙)等指标,但机床上用,这是必须考查的,同样也要考查其精度保持性、互换性等一堆指标。这样,国产的又面监挑战了。

再说一下,机械行业,特别是机床行业,是个务实的行业,不是吹吹牛,喊喊口号就能做到的。

并且,机床又是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涉及的领域有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电气、加工、工艺、热处理、微电子、数控技术等等各领域。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性能。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日本、美国、德国机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24-09-14
  • 达诺巴特集团中国团队举办了以“PASSION LED US HERE”为主题的Summer fix day夏季年会
  • 24-09-13
  • 定制化专家 | 助力火箭制造降本增效
  • 24-09-13
  • 展前大爆料!萨瓦尼尼门行业全新产品优化再设计方案抢先看~
  • 24-09-13
  • 马扎克中国 | 2024温州机床展
  • 24-09-13
  • 持续深耕北美市场 | 力劲高效率、高精密数控加工装备亮相IMTS2024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
  • 24-09-12
  • DMG MORI诚邀您参加2024年第七届ORTHOmaterials™骨科及齿科植入器械制造技术论坛
  • 24-09-11
  • Know-How 系列 | 汽车制动系统顺畅运行的秘诀
  • 24-09-11
  • SW追加对华投资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 24-09-10
  • 机械人50周年回顾:挑战与收获并存的旅程
  • 24-09-10
  • 相约九月工博会|我们在通快展台等您!
  • 24-09-10
  • 公开课预告 | 液压行业典型零件——“油缸”加工工艺
  • 24-09-06
  • 重磅上线 | 达诺巴特集团“定制化专家 They don't do, We do!”微网站
  • 24-09-06
  • 魏因加特纳重磅亮相AMB 2024,引领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新潮流!
  • 24-09-05
  • 全球首发 | 全球成形巨头德国通快,首发新品即将震撼登场
  • 24-09-04
  • 中国首发 | 天田重磅亮相MWCS2024,引领智能制造新风
  • 24-09-04
  • 快来关注,埃马克「小红书」&「抖音」官宣上线!
  • 24-09-04
  • ANCA MicroX ULTRA 磨床与 AIMS Connect 亮相 IMTS 2024 展会 引领刀具制造的未来
  • 24-09-03
  • 拓展北美机加工市场 | 力劲高性能自动化加工装备将亮相IMTS2024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
  • 24-09-03
  •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机床精度测量结果可靠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 24-08-30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