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浪潮下的全球竞合
CIMT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圆满收官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和刚刚落成的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同步落下帷幕。这场历时6天的行业盛会以31万平方米的创纪录展区面积,汇聚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50家展商,较上届扩容超两倍,不仅刷新"世界四大机床展"的规模标杆,更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风向标。专业观众数据统计显示,本届展会累计进馆达41.66万人次(不含主办及工作人员),同比增长23.79%;实际到访人数34.59万,同比增幅达42.77%,其中核心进馆观众21.20万人,较上届增长36.81%。
本届展会以"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为主题,不仅展示了机床工具行业当下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更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着机床行业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柔性化发展阶段。展会凸显五大核心趋势:AI深度赋能工艺创新,数实融合加速无人化升级,精准定制重塑生产模式,绿色智造确立新标准,跨界协同催生系统解决方案。
CIMT2025见证了AI大模型、自主决策系统、全流程数字化等多项世界级创新成果的首发。现场,AI技术与机床工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最亮眼的焦点,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机床行业加速从传统制造迈向高端智造。当中国机床军团以颠覆者姿态集体亮相,这场展会已然超越传统商贸平台,升格为重构全球智造版图的战略高地。展会现场的展品技术含量、品类覆盖及规格多样性均创历史新高,吸引全球顶尖企业携多款首发产品竞相亮相。国际金属加工网特别精选部分代表性创新成果辑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国内重点展商:
华中科技推出了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采用AI+智能传感器,用大语言模型与专用向量数据库结合应用于机床故障诊断,其维修判断能力,相当于工作三年的工程师水平。
武重集团发布了世界首台高速高精智能重型立式铣车加工中心。该机床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利用AI大模型等维护手段,能够保障机床高效、健康、稳定运行。在功能上,它还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优化与决策、自主控制与执行,同时还具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且它的国产化率达95%以上,配备国产最新智能数控系统。
北京精雕集团在展会现场全面展示了一系列成果,包括:自主研发的JDSoftSurfMill10.0数字化制造软件平台、精雕数控系统、精雕高速加工中心、产线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在各个行业成功落地的成熟应用案例等。
秦川集团携YKZ7230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YK7326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YK4626数控强力珩齿机、BL80-ATC 数控车床、CH7265Y车铣复合中心、HMCP80卧式加工中心、SK7620C数控内螺纹磨床、MKS1332CBN×7.5数控高速外圆磨床等具有“高精、高效、数字、智能、绿色”的机床精彩亮相。
北一机床重点推出的一款名为“金牛座”的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占据着北一机床展台的“C位”,集合了北一机床30余年的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该机床精度等级达到微米级,也就是千分之一毫米。
株洲钻石公司带来多款核心产品。PANGU系列高效刀具、金刚石涂层刀具、超硬产品,以及专为航空、汽车、新能源及交通轨道行业定制的解决方案悉数亮相。这些产品不仅是株钻在材料科学、精密制造领域技术突破的结晶,更体现出株钻公司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快速响应能力。
澳克泰CIMT2025紧密贴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重点展品有AFM45-SE12面铣刀、槽刀全新难加工材质-AP130S、小零件行业刀具新材质——AP100U。
格力智能装备推出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这款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的设备,专为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件设计,采用双横梁双电主轴结构,快移速度达120m/min,加工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80%。其独创的“双轴双梁智能防碰撞技术”解决了多轴协同加工的安全难题。
宇环数控此次展出的高精度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数控螺旋立式内拉床、立式双面研磨机、立式磨削中心等核心产品,集中展示了公司在精密磨削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YHMG7776型高精度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针对碳陶刹车盘磨削技术进行了重点突破。
华中激光推出全自动晶圆激光切割设备:采用紫外超短脉冲技术,将晶圆切割热影响区降至零,边缘碎裂尺寸小于5微米,切割线宽精度达10微米以内。该设备已批量应用于碳化硅晶圆加工,助力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
中图仪器隆重发布了其潜心研发多年的重磅新品——全自主化三坐标测量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Alpha系列控制器是中图仪器历时6年自主研发的三坐标测量机控制器,支持触发及扫描模式,采用全闭环直流伺服控制技术。
国外重要展商:
DMG MORI的两款中国首秀机床成为最大亮点。第二代NLX 2500|700车削中心将与MATRIS Light自主生产系统一同亮相,展现自主生产的实力。同时,CTX beta 450 TC复合中心搭配Robo2Go Turning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将展示机床与自动化技术的完美结合。
马扎克重点展示了中国首发的一体化压铸制造工艺的新机型FF1250HL、新一代五轴加工中心VARRIAXIS C-700精准高效地执行复杂曲面切削与多工序集成加工、4组不同形式的自动化联动演示、18款典型加工件全制程实景还原、不断进化的MAZATROL带来众多革新技术。
西门子全面展示了数实融合的机床行业产品组合如何助力机床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在设计、加工、运维全流程加速数字化转型。展会期间,西门子第五代数控系统SINUMERIK 828D重磅发布,为中国中端数控机床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山特维克可乐满带来了面向未来的全新解决方案和理念,全面呈现数字化加工与智能制造的前沿成果。通过CoroPlus®智能平台,企业将展示从工艺设计、CAM编程到实时监控与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闭环。现场设置的动态加工演示区,直观呈现AI工艺优化、数字孪生等工业4.0技术的实际应用,参展观众可以体验到具象化的“制造健康”思维模式。
肯纳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本届展会打造系统性解决方案生态。企业将携手机床、夹具、软件及冷却液领域生态伙伴,推出系列技术论坛,深度剖析行业痛点并分享前沿加工技术与典型应用案例。重点展品矩阵包括:HARVITM II TE 5刃整硬立铣刀、革新性KCP25C材质、创新3D打印刀具。
魏因加特纳带来了三大旗舰机型:mpmc系列万能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一机集成车铣、旋风铣工艺;vario+系列旋风铣床:专为能源与油气行业打造;pickup400高速铣床:塑料机械领域的“效率王者”。
蔡司以“创新驱动高效”为主题,携覆盖六大行业、60余个场景化质量解决方案及三大创新产品亮相,展现其以本土化创新深度赋能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实践。三大创新产品:ZEISS ScanBox 4系;ZEISS SPECTRUM三坐标测量设备;ZEISS ScanPort紧凑型蓝光自动化扫描系统。
海德汉携多维度创新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展台核心展品包括:引领智能制造的TNC7新一代数控系统、全球首发的VT 122高精度测量摄像头及智能VTC分析软件、TD 110实时刀具破损检测器等。在核心零部件领域,重点展示LC/LB系列纳米级直线光栅尺及RCN/ECA角度编码器组合方案。
三丰公司重点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等“精密传感”系列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工设备的定位和实时检测系统,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温泽以“全链路自动化测量”为核心展示主线,集中呈现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模具、机械等领域的工业检测创新解决方案,成为展会技术焦点。温泽全球首发的两大颠覆性自动化测量解决方案,为全球制造业从业者呈现一场技术革新与互动体验交融的行业盛会。
API作为工业测量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此次重点推出多系列自动化检测组合方案。包括:精密测量系列产品、集成&自动化测量系列产品、机床校准系列产品、水平臂式铣削机&CMM、精密测量服务解决方案,其中重点展示了激光跟踪仪、激光干涉仪、9D激光雷达等核心产品。
雷尼绍以“赋能自动化”为主题参展本届CIMT,通过高效制程金字塔解决方案、Renishaw Central智能制造数据平台及工业机器人校准产品,展示了如何参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进程。
KORLOY DINE携T/S 多功能加工产品、液压刀柄解决方案及硬质合金刀具等多款创新产品线亮相。KORLOY DINE展现了应对智能制造挑战的技术实力。从6万转超高速主轴到1微米级精度的智能刀柄,从四刃结构刀具到新型钻削系统,每项创新都直指精密加工痛点。
Dormer Pramet重点推出了新型高性能可转位刀具系列,包括T5415材质、KM槽型和GL.S-PM刀片。此外还展出了T5415为球墨铸铁和ISO-H料组的高效可靠车削;新型KM断屑槽专为铸铁(K组材料)设计;STD方肩铣系列作为代表产品,可更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CIMT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已超越传统商贸平台属性,升格为全球智造版图重构的战略高地。不仅见证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蜕变,这场东方的智造革命,不仅改写着世界机床产业格局,更预示着人机协同、自主进化的智能制造新纪元已然开启。
(国际金属加工网)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