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综观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历程,其产业目前的概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标准件、通用件生产和模块化供应成趋势

  国外汽车企业为了寻求规模经济与多品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有效提高生力,纷纷推行产品开发的平台战略,柔性生产装配线。平台战略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摊销因不断增多的车型数量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通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平台战略成功的基础。模块化就是将零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许多整车企业从传统的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化系统采购。模块化供应使零部件企业依附于单个整车企业的产业组织方式逐渐弱化,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一体化,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的道路,以多系列、大规模生产为较多的全球整车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已成为潮流。

  零部件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

  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精益生产是以客户驱动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准则为在适当的时间生产适当数量的客户要求的产品,因此能充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交货时间短的汽车市场的要求。

  汽车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机械技术为主。如今依靠机械技术创造附加值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通过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和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为汽车行业的收益拓展了空间。   

  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使国外企业所有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与持续改进。意味着,生产的各种要素在规划阶段就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确保最终制造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质量、工时和成本目标。国外企业大量采用mrp、erp等最新的应用解决系统,如美国福特公司采用erp等系统后,使得新车型开发周期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至1至12个月,新车型开发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    

  产业集群化    

  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汽车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决定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群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具有集群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内生的增强机制。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发达经济体中经常存在。汽车产业是高关联、强系统性产业,各经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都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如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丰田城等,都是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