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德国制造为何能“常青”

德国制造为何能“常青”
 
 
曾经有人认为,全球化会让德国这样传统经济的高工资国家再也过不上舒服日子。因为未来是属于高科技和服务行业,而不是老式的制造业。

但是德国人颠覆了常人这一看法,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是德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首要受益者的主要原因。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2006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1670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但是,其6000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以德国的机床制造业为例,2006年产值达108亿欧元,其中成套机床为80.7亿欧元,占全球总产值8.1%,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居第二位。德国机床制造业生产的机床达4000多种,其重型机床和专用机床尤其值得称道,主要为汽车、轨道车辆、电气、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行业提供生产设备。机床制造业占德工业产值比例虽然不足1%,但已经成为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竞争力突出的重要保障。

创新实力无疑是德国机械制造业现在以及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德国机床企业年销售额6%用于研发,大部分企业可自主开发和生产数控机床,在数控机床主机以及功能部件开发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目前,数控机床占德国机床制造业产值近80%,占出口额3/4以上。

德国机床业集中度很高,销售额最大的10家企业占行业总产值60%以上,6家企业跻身全球机床业20强,通快集团和德马吉股份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分别居全球第二、三位。同时,六成以上企业雇员少于250人,由于拥有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约占德国机床业总产值的1/5。

此外,德国特别着重于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新工人必须经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坚持师徒相传,传授技艺。德国在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坚持强调“人”的作用,认为即使是计算机控制,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真正发挥创造性、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高素质的“人”。德国机械设备最明显的原因是德国产品更能迎合客户需求,产品质量更高并且提供终身保修、系统整合和更新服务。德国对产品设计、制造、使用技术精益求精,重视商业道德,处处为用户着想,设计出最佳产品,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要求。

德国的经济分析家认为,“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于非价格因素,包括质量、技术、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产品性能可靠性、供货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