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产业集群成为山东机械制造业新引擎

  在2007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暨(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来自昌邑市围子镇、淄博市傅家镇以及滕州市的企业没有再像以往那样“各居一隅”、“单打独斗”,而是以展团的方式集体亮相,尽管租用的展区面积大小不一,但“山东省机械制造业基地”的标志却都被他们不约而同地布置在了自己展区最显眼的地方,一进入会场,就映入观众的眼帘。
  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围子镇不久前刚刚被山东省机械工业办公室命名为“山东省铸造业基地”,与其同时获得命名的还有包括滕州市(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傅家镇(山东省搪玻璃化工设备制造业基地)等在内的9个产业区域。据围子镇镇长张高学介绍,以鲁东铸造工业园为核心的围子镇拥有铸造企业336家,铸件产品由普通的暖气片、下水管发展到汽车配件、农机配件、精密铸件等7大类1000多个品种,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全镇铸造业创造产值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

  商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是诸城市发展速度最快、总量最大的产业,以福田诸城汽车厂为龙头,以义和车桥、高强紧固件等为骨干,以开元电机、兆丰汽配等为基础的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在诸城市已经形成。截至2005年年底,诸城市就已经拥有规模以上商用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172家,其中整车厂4家,零部件厂168家,有23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亿元。现在诸城市的轻型运输卡车及主要零部件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不仅是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之一,而且是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

  集群模式中的竞争优势

  有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群拥有基于持续竞争力基础上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产业协作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山东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恰好可以为其提供佐证。

  板簧业是淄博市白塔镇最大的产业,年销售收入十几亿元。由于板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轧钢、剪板等附属配套企业,就连活塞销、推力杆等小零件也形成了规模,并且成为白塔镇板簧产业链中紧密相扣、不可或缺的一环。

  “产业集群带给中小企业的优势最为明显。”出席2007山东装备制造业论坛的白塔镇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过去我们的销售主要靠上门推销,因为人家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而现在经销商主动来联系采购的占到我们总销量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我们镇有了名气。以前遇到技术问题多半靠从大企业那里‘借’技术来解决,效果往往不理想,但随着镇上板簧企业的不断集中和地域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情况就不一样了,有时候我们会联合请专家到企业来指导,解决众多企业的同一个问题,这样我们支出的平均成本会大幅度地降低。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使得企业自己研究或一起探讨的机会在近几年也比过去增加了很多,现在有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所或者技术开发中心,有的还和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在‘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时候几乎是不敢想像的。”

  刚刚与济南海依兰公司签订了产品代理协议的日本旭精工株式会社是一家以轴承和气动离合器为主要产品的生产企业,负责旭精工海外业务的松本明先生对山东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松本明说,日本的鶭市是日本轴承业的集中地,NSK、NTN、旭精工等几乎所有的日本著名轴承生产厂都坐落在这里。他认为,产业集群模式带给企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企业间在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合作或沟通,同时相互之间直观的比较也促使每个企业在竞争的氛围中不断进步,日本的许多产业就是在这种依赖与竞争并存的“共生”状态下发展起来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