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造船业“迷失”起底:订单从挑着签到严重不足

  潮湿的空气中充满了蒸发的盐味,已是初夏,阵阵海风吹来,隐隐地有些凉。

  5月28日,大连旅顺新港。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下称“大连滨海”)总经理梁文珠和500多名员工,正在向船东交付第三艘12000吨杂货船。

  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对于大连滨海而言,却算不上特别好的消息。因为送走这条船之后,公司与船东已签订的后续3艘系列船还不知何时可以开工建造。公司暂时将面临造船任务不足的尴尬境况。

  在这场席卷全球造船业的寒流中,受到冲击的又岂止是大连滨海。中国船舶工业协会5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受全球船舶市场继续低迷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三大造船指标同比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趋缓,船舶出口出现下滑,经济效益增幅呈回落走势。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由于海运市场低迷,造船订单大幅下降,辽宁地区已经有部分中小、外资、民营船厂或被整合,或关门歇业。

  订单从富到贫

  梁文珠见证了造船业从低迷到辉煌再到低迷的过程。

  大连滨海的控股股东是黑龙江国资委下属的黑龙江海运集团,于1999年6月创建了大连滨海,后又引进了民营资本。经过十几年的创建,目前公司已经发展到可建造20000载重吨以下货船、油船、集装箱等船和海洋工程船、各类工作艇等的能力。

  这家公司1999年刚到旅顺新港之时,那里一片荒凉。他们既要建厂又要自己养活自己,那时不但造船没有订单,修船订单也寥寥无几,排除他们从内地到沿海重新创业的因素外,当时的船舶制造业非常低迷。

  经过十几年的创建,从2005年开始,伴随国际海运市场的快速发展,这家公司的订单也在不断攀升,修船、改造船国内外订单应接不暇,造船的订单也挑着签。

  在生意越做越大之后,公司又新购买了土地,建造了厂房,添置了先进的造船设施和设备,招聘和培养了一大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从2005年到2011年,这家公司年修船近100艘、造船20000多载重吨,并且70%为出口船。但是从去年开始,这家公司的订单突然急剧下降。

  大连滨海在造船和修船行业里还算幸运的,他们造船订单不足,但修船却满负荷生产,大量的俄罗斯杂货船、渔船,韩国,中国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货船及境内航运公司的货船、港务局的拖轮、航道局的挖泥船等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目前大连滨海公司码头除了一艘12000吨杂货船下月10日交船外,还有6艘船在进行改造和修理。

  如何度过寒冬

  订单不足从工人的工作节奏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得到。

  大连滨海一名员工说,今年过完春节回来后,就感觉加班明显少了,“我有朋友在其他船厂,也普遍有这种感觉。”

  根据本报调查,其他船舶制造企业,目前不仅是订单数量在直线下滑,而且修造船的订单价格也在大幅下降。

  在生意特别好的时候,以一条1.2万吨杂货船为例,当时的订单价格在1400万美元左右,按照当时的汇率测算折合人民币在1亿元,而现在订单价格已经下滑到1200万美元左右,按照现在汇率算不足8000万元人民币,而且伴随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劳动力成本则一再提升。

  即使是这样,造船厂仍然难以接到新的订单。另一家造船厂高层告诉本报,“有的船厂以低于成本价在接单,真的很担心这样的船厂拆东墙补西墙、无能力购买质量好的产品用于造船,将来造成船舶质量不合格、船舶拖期、船东不接船,企业形成恶性循环。”

  相对于大型船舶企业和小型造船厂,作为一家中等规模的造船企业,大连滨海的生存能力较强一些。

  “船”小好掉头。对于这场寒冬,梁文珠目前的策略是,修船保证企业生存,造船储备公司资源实力。她说,像滨海这样的国有控股的中型船舶制造企业修船能力较强,挺过船舶制造业的寒冬应该没有问题,但单纯造船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就是有造船订单因为价格低于成本,企业生存就很难了。

  “倒闭潮”袭来?

  大连滨海目前还能养活自己,但是已经有一些中小造船厂维持不下去了。

  当地造船业业内人士向本报透露,辽宁盘锦、营口等地区,已经有数量不少的中小造船厂或者被整合了,或者退出了这个行业。

  退出这个行业,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造船完工仅有156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6.8%。承接新船订单73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5.9%。4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924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6.1%,比2011年底下降7.1%。

  伴随订单和新造船价格下降,全行业利润也已经大幅下滑。1~3月份,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1.8亿元,同比下降7.3%。其中船舶制造业65.7亿元,同比下降14.4%;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8.1亿元,同比下降3.5%;船舶修理为亏损0.38亿元,同比减少5986万元。

  大型造船企业也遭受重创。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600150.SH)实现营业总收入仅为62.38亿元,同比下滑7.82%。对于订单大幅下降的现象,梁文珠解释称,一方面是船东没有下单意向,另一方面即使船东有意向,船东资金也较为紧张。

  中银国际分析师许民乐称,来自于航海运力过剩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诸多负面的压力,全球造船行业正处于周期性低谷,造船需求低迷订单大幅减少短期内难有起色,而需求的降低直接导致船舶价格的下降。同时,国内造船板价格虽然也处于较低水平,但人工成本却增加较快。国内造船行业整体需求与盈利能力仍在恶化。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目前日子尚且可以维持下去。但是梁文珠认为,最近几年最后一批订单做完之后,日子也比较难熬了。

  对于如何应对这次低谷,根据本报在当地接触的一些船舶企业了解的情况,造船厂希望政府部门能多关注一下船舶制造业,虽然已经给予了很多扶持政策,但企业目前的社会负担仍然很重,税费等仍占很大比例,高成本低收入,现金流紧张,成为困扰这些企业的最大障碍。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