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我国航空业又一里程碑——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成功

我国航空业又一里程碑: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成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孙聪向记者介绍,近日位于陕西的中航工业试飞院传来喜讯,随着某型飞机在外场安全着陆,历时多年的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科研攻关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标志着中航工业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惯性激励系统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和美国、俄罗斯等航空发达国家一样能独立开展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的国家。

 

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颤振、失速尾旋和空中停车被公认为三大I类风险试飞科目。从飞机研制和飞行试验角度,颤振是对飞机最大的挑战,因为飞机一旦在空中发生颤振,会在几秒钟内解体,飞行员几乎没有处置时间,逃脱概率极小。由于颤振试飞风险巨大,所以试飞前要制定严格的保障措施。中航工业试飞院颤振试验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已形成严格的安全监控措施和合理有效的飞行监控体系,为进行相关飞行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行颤振试飞时,飞机要安装激励系统,用以激励出各种颤振危险状态的所有结构振动模态,因此,选取有效的颤振激励方法就成为课题突破的关键。中航工业试飞院综合国内外现有的颤振试验激励方法,经过大量试验和数据分析,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改型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中型飞机新型惯性激励器系统,并首次使用自主研制的惯性激励器,结合操纵面脉冲激励方法进行空中颤振试验飞行,有效解决了困扰大中型飞机激励技术的难题。在外场试飞中,试飞机组完成了项目最后阶段高空大马赫状态下的飞行试验。通过数据分析,该型飞机的颤振特性完全达到标准,证明了激励方法和试飞方法的有效性。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