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2010北京车展将于4月23日至5月2日举行

        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 2010)将于2010年4月23日—5月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车展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

        2010北京车展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各承办单位组成了北京车展秘书处,负责组织、筹备2010北京车展的各项工作。

        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新闻媒体日是2010年4月23日、24日,专门接待海内外记者参观;4月25日、26日是专业观众参观日;4月27日—5月2日为公共参观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观众可以利用“五一”节假日期间参观车展。

        北京车展从创办至今的20年间,众多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在中国设立合资、合作企业,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造经验带到中国,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品牌开始崛起。伴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2006年,中国已经称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第三大汽车制造国,中国汽车业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举轻若重的地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267.88万辆,汽车产量256万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中国正向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快速迈进,称为跨国汽车巨头汽车销售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是全球汽车市场中增速最快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

         1990年的第一届北京车展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72家展商参展、展会面积2万平米,10万观众,273台展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国际跨国汽车公司首次在中国的车展上展示了全球首发车,并把北京车展视为全球最重要的顶级汽车展会参加。从根本上提升了北京车展的水平。

        去年举办的第十届北京车展,更是创下多项北京车展和国内展会记录:展会首次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使北京车展展览场地的硬件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展览面积超过恩18万平米,是北京车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参观总人数达到68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海外观众;18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家厂商参加了展出,其中包括225家海外厂商和1800余家国内厂商。有10120名中外记者到现场参观、采访,共展示各种车辆890台,其中概念车55辆,国际品牌全球首发车7台。2008的北京车展在展会规模、展馆设施、展品质量、安全保卫、新闻宣传、票证管理、现场服务、组织观众、技术交流、车展文化等诸多方面得以全面提升,向国际水平迈进了一大步,被参展商、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达到国际A级车展水平。


        2008年的北京车展首次在北京新国展举办,一年多来,新国展先后举办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展会10余场。参展商数量近6000家,恩参观观众超过百万人次。为保证北京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已投入6亿多元用于改、扩建道路,修建停车设施、绿化周边环境等相关建设。新国展内现有10余家国内著名连锁快餐服务企业为展商和观众提供餐饮服务。新国展20分钟车程范围内星级酒店所能提供的近百万张床位将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便利。目前,新国展的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展会配套设施已大为改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作为重要实体经济的汽车业,更是受到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也给处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严峻挑战。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加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我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先后密集出台十余项政策措施,包括实施新的燃油税政策,减征小排量车辆购置税;积极推进汽车下乡;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特别是在今年1月,国务院将汽车产业列为十大振兴行业之一,讨论并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遭受经济危机形势下的中国汽车市场。

        这次金融危机将促使世界汽车工业发生重大变革,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中国汽车业来说,既有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自主创新力度的机遇。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发展向好的趋势没有改革,国家对汽车产业有积极的政策支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企业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这都为中国汽车业增加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希望,也坚定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世界经济寒冬中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