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数字显示:汽车零部件出口未回暖

  今年1~9月,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为6674万美元,同比下降33.1%;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浙江金华海关统计,尽管9月金华汽车零部件单月出口额为1862万美元,创今年单月新高,但仍不能挽回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出口同比下降31.5%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广州海关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在前三季度也下降20%。近期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降幅超过20%,第四季度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各地海关的出口数据显示也不尽如人意。 

欧、美、日汽车市场下滑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遭受巨大挫折,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面向的三大地区――欧、美、日均面临汽车市场萎缩。曾经是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美国市场,各大汽车厂商的销量无一例外大幅下滑。8月24日,美国旧车换现金优惠政策结束,美国车市下滑到新低谷。今年9月,通用、克莱斯勒的销量下滑超过40%;福特结束连续2个月的同比增长,下滑5%。9月,美国汽车销量为746206辆,同比下滑23%,前9月销量同比下滑27%。今年前3个季度,欧洲新车销量下降了6.6%。尽管9月日本新车销量(含微型车)477819辆,同比微增0.2%,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上升,但是销量没有明显增长。专业人士预测,2009年欧洲汽车市场将下跌20%。日本制造者协会预测其全年新车注册量将下降到500万辆,为1978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些都将导致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需求疲软。  

  欧、美、日低迷的市场表现严重影响到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与此同时,各国在售后市场也趋于保守,纷纷降低订单数量,忙于消化库存。商务部有关方面人士透露,我国汽车零部件1~9月对北美市场出口下降28.4%,欧洲市场降幅达到37.3%,其中俄罗斯市场降幅达到73.4%。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除金融危机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冲击外,贸易保护主义是阻挡“西行”的另一个紧箍咒,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起,贸易保护主义愈加严重。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针对中国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有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总数的35%和71%。仅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争端涉案金额约83亿美元,已远远超过2008年全年的62亿美元,轮胎、紧固件、车轮、轴承是频遭贸易保护主义投诉的对象。  

  6月29日,欧洲车轮制造商协会(EU?鄄WA)代表欧盟6家铝车轮生产企业向欧盟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调查我国出口铝车轮企业的倾销行为。8月14日,欧盟针对我国铝合金车轮的反倾销调查正式在欧盟贸易委员会立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擎说:“跨国车企多采用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政策,世界众多汽车零部件公司为了与物美价廉的中国零部件抢拼市场,不得不打着反倾销旗号进行贸易保护,以此获得生存空间。”  

低附加值产品缺乏竞争力    

  来自黄埔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东省以来图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轮胎2309万条,同比下降8.3%,占同期广东省轮胎出口总量的80%。同期,自主品牌轮胎出口566万条,同比下降53.6%,占出口总量的19.6%。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傅培昭告诉记者,国内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这些企业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优势不明显,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竞争力不强。商务部有关方面人士表示,在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中,50%左右是加工贸易,附加值偏低。另外,中小出口企业居多,在研发上不具备进一步提升的实力,还有一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仍由外方把持,中方无法从技术领域获益。  

  商务部有关部门人士介绍,国家正考虑出台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继续保持汽车出口退税政策稳定性,坚持“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维持17%的出口退税率不变。鼓励金融机构以保单贷款、出口订单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其他举措包括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对汽车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等,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   

  有关专家表示,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将逐渐摆脱低迷,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