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台湾半导体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最近几天,台湾的股市、政坛、业界都在关注DRAM产业的发展。由于半导体厂商茂德的可转债于本月十四日到期,而本周则进入到期后的缓冲,无论如何要做个解决。媒体报导,银行团目前正在与业者磋商,看看能否谈出个头绪。另一方面,经济主管部门似乎也在与业者及海外母厂商洽谈,希望能提出一个整并模式,但似乎进展有限。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分析了DRAM此次面临的危机与转机,也指出台当局介入所必须要有的心理准备,以及必须要掌握的大原则。

  社论说,首先,力晶、茂德等半导体厂商都是民营事业,他们的营运成败当然受市场竞争淘汰法则的筛选。今天,台湾半导体业者之所以面临倒闭的窘境,固然有一部分原因归咎于金融海啸,但也有自身经营不善的因素。台湾出面干预市场运作不是不可以,但必须要基于更高的理念基础。单单因为避免半导体员工失业,并不构成台当局强力介入的理由。

  以目前的情势来看,台湾DRAM的竞争力不如韩国,而且厂商家数太多,即使今天没有金融海啸,该产业一两年后也注定是会病痛缠身。当局出面干预市场,绝不是为了“把病症拖久一点”,而应该是为了“把疾病治好”。唯有掌握这样的大原则,才有讨论挽救DRAM的空间。

  其次,社论认为,DRAM的病究竟治不治得好,岛内财经当局必须要抛开政治压力,诚实面对。大家都知道,台湾半导体代工业者家数太多,又与海外技术母厂殊少整合,不但技术上拚不过韩国三星,甚至彼此间竞争,中长期根本处于极不利状态。故要把DRAM大病治好,不但要促使台湾五家大厂整并,也要促成台湾代工业者与海外技术母厂之间的整合。不止如此,整合之后的新老板,当然不能由原来经营不力或恶名在外的业者来担任。因此,治DRAM病所需药方极为复杂,牵涉到五家岛内厂、三家外国厂与海内外至少十位企业家。

台当局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但手中真正有的筹码,就只有纳税人的“钱”。DRAM公司中没有公股代表,而对海外技术母厂台湾当局更没有发言权,故所有的整并案都要由业者主动提出,台当局被动审查。要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把DRAM的疾病治好,恐怕非得有雄才大略的官员方能竟功。

  坦白说,台当局出面干预半导体整并,当然是着眼于救产业,但台当局的态度越积极,业者就越有可能“拿翘”,整个的谈判就越为复杂。事实上,在台当局高官矢言救DRAM之后,市场上原本不怎么值钱的可转债价格就涨了一倍。而在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情人节”谈话之后,连股市都涨停捧场。

  对此,《中国时报》的建议是:如果救DRAM是为了治好台湾半导体业的痼疾,那就必须在心态上有所调整。台当局官员必须先破釜沉舟,一定要看到治好病的完整药方,且在绝对合理的价格之下,才能出手。如若不然,则宁可让若干厂商跳票、破产、倒闭;其实,个别厂商倒闭之后,并不表示产业垮台或员工失业;相反的,破产之后只是法律程序比较复杂,有时反而使另有所图的业者见黄河而后死心,有利于后续谈判的进行。换言之,破产重整是法律上逼使业者让出喊价权的自然机制;既然市场内的谈判难以达成共识,那就只有靠市场外的司法程序,去促成重整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