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两种增材和减材系统共同作为数字工作流程策略的一部分是常见的,但SmarTech认为,最终,基于树脂的3D打印技术对中长期的加工技术构成“严重威胁”。[阅读全文]
近日,中国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创业分支Porimy 3D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宣布推出工业级高性能陶瓷3D打印机。该公司还发布了一种与3D打印机一起工作的陶瓷浆料,并获得国内首个3D打印陶瓷义齿的医疗器械注册证。[阅读全文]
美国研究公司Gartner对3D打印在医疗设备、航空、消费品等制造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预测。作为其“2018年预测”报告的一部分,该公司表示,到2021年,将有75%的商用飞机使用3D打印部件。日常数据表明,3D打印已经开始渗透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从小型医疗设备到高强度飞机部件。但是,这些变化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实施增材制造的结果将如何改变公...[阅读全文]
3D打印之于航天制造,3D打印好比是航天的翅膀,帮助科学家们实现飞得更高,飞得更轻松,飞得更安全,看得更远的愿望。对于视频中的RaulPolit-Casillas来说,3D打印在航天制造领域的应用是一个不断实现想象力和创造力自我超越的过程。[阅读全文]
又是Aerojet — 5月,该公司成功点火测试了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Bantam。这款发动机推力超过3万磅,是该公司在3年前测试的小号Bantam发动机的6倍,十分适合小型运载火箭以及低成本的高端市场使用,Bantam从最初设计到最终测试完成只用了短短7个月。其结构十分精简,仅由喷射器组件,燃烧室,以及喉部和喷嘴3大部分焊接而成...[阅读全文]
“这是什么建筑艺术模型?真好看。”“这不是艺术品,而是用在航空航天器材上的零件,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阅读全文]
1月10日消息,融化通常被认为可以有效实现金属结合,但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这极有可能对金属3D打印产生重大影响。今日的3D打印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阅读全文]
增材制造推动产品设计创新,使产品结构一体化,可将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更多零件组装的产品进行一体化设计,3D打印一次制造出来,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可使结构更加紧凑,各个结构集成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质量与体积;可节约制造和装配成本,消除装配误差。使结构功能一体化,通过最合理的复杂内流道结构实现最理想的温度控制手段,通过不同材料复合...[阅读全文]
新型CEAD 3D打印机可以加工标准的颗粒塑料和工程塑料,包括PP,PET,ABS,PLA和PEEK,可以将碳纤维加入打印对象中,同时使用内部加热机制防止翘曲。这种机制也可以冷却打印。[阅读全文]
2018年伊始,合德海洋正式引入3D激光扫描打印技术,将高科技带入船用设备领域,为船舶压载水(产品库 求购 供应)技术拓宽了新的技术指导范围。[阅读全文]
共 2626 条 计 263 页 当前显示第 1341-1350 条 973131132133134135 136137138139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