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降低供应链成本的七大关键

  200512月,易观国际组织了69位来自制造型企业的职能经理(包括生产、物流、采购、销售、财务、IT经理等)参与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讨活动,其中有72.00%的参与者认为目前非常有必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并同时认为供应链运作绩效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成本和柔性则是决定供应链绩效的关键要素。如何有效的降低制造业供应链整体成本已成为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普遍关注如何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易观国际也将于今年524-25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高层论坛”上以“供应链管理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为主题,为业内企业和组织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与研讨的平台,200位来自制造业、物流业、IT业的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模式与发展方向,并分享易观国际6年来对制造业深入研究的成果。

 

成本在不断升高,但它们来自于哪里?

 

  调查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制造型企业的物流成本仍在不断升高,同时在供应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浪费也在不断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有45.83%的企业管理者表示目前的整体运营成本比较高,而8.33%的企业则表示运营成本非常高,已经接近他们所能承受的成本极限。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本已微薄的利润正在被成本不断吞噬,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并不清楚成本来自哪里,因此他们也缺少具体、可行的成本问题解决方案。

 

  易观国际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先识别成本来源,并进行结构化的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展示一个透明的成本体系和关键成本控制点给决策者。而与传统看法不同,易观国际认为,供应链过程浪费应是目前中国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关注的重点,其主要由七种浪费构成,包括:不必要的库存、服务瑕疵、产品瑕疵、生产瑕疵、采购失误、运输能力浪费和不必要的移动,这七种过程浪费引起了很高的运营成本:

 

1 不必要的库存主要包括呆滞库存、过量生产产生的库存、提前到货产生的库存、生产线上多余的在制品库存、多余的安全库存、无效库存耗损而引起的成本。

 

2 服务瑕疵主要包括由于失销而引起的订单丢失成本和订单保留成本,以及因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要求而引起的惩罚成本。

 

3 产品瑕疵主要包括产成品废品、产品维修成本、因产品瑕疵而引起的惩罚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包括召回和退货)。

 

4 生产瑕疵主要包括物料的无效耗损、生产线废品而引起的成本。

 

5 采购失误主要包括过量采购、劣质供应件、逾期到达的供应件、采购过程无效耗损引起的成本。

 

6 运输能力浪费主要包括重复的运输路线、非经济的运输规模、运输等待和运输事故引起的成本。

 

7 不必要的移动主要包括生产线上不必要的物料/在制品搬运、仓储工作中重复的选/拣货路线、反复领料带来的重复劳动引起的成本。

 

  识别出成本来源后,企业可着手进行成本结构化的工作。所谓成本结构化即是要求企业基于流程将总成本与子项成本的隶属关系、子项间的关联关系界定清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避免成本重复计量、找到流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识别成本间“此消彼涨”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悖反关系,因此企业在识别浪费和控制成本的同时,需要考虑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展开工作,否则成本控制的工作将“得不偿失”。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