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弯曲卸载后弯曲件的回弹

  常温下的塑性弯曲和其它塑性变形一样,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总变形由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两部分组成。当弯曲结束外力去除后,塑性变形留存下来,而弹性变形则完全消失,弯曲变形区外侧因弹性恢复而缩短,内侧因弹性恢复而伸长,产生了弯曲件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与模具相应尺寸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弯曲回弹(简称回弹)。

  在弯曲加载过程中,板料变形区内侧与外侧的应力应变性质相反,卸载时内侧与外侧的回弹变形性质也相反,而回弹的方向都是反向于弯曲变形方向的。另外综观整个坯料,不变形区占的比例比变形区大得多,大面积不变形区的惯性影响会加大变形区的回弹,这是弯曲回弹比其它成形工艺回弹严重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影响十分显著,使弯曲件的几何精度受到损害。

  弯曲件的回弹现象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弯曲半径的改变,由回弹前弯曲半径r t变为回弹后的r 0。二是弯曲角度的改变,由回弹前弯曲中心角度αt(凸模的中心角度)变为回弹后的工件实际中心角度α0 。回弹值的确定主要考虑这两个因素。若弯曲中心角α两侧有直边,则应同时保证两侧直边之间的夹角θ(称作弯曲角)的精度。弯曲角θ与弯曲中心角度α之间的换算关系为:θ= 180 o-α,注意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

  一.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屈服点σS愈高,弹性模量E愈小,弯曲变形的回弹也愈大。因为材料的屈服点σS愈高,材料在一定的变形程度下,其变形区断面内的应力也愈大,因而引起更大的弹性变形,所以回弹值也大。而弹性模量E愈大,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愈强,所以回弹值愈小。

  二.相对弯曲半径r / t

  相对弯曲半径r / t愈小,则回弹值愈小。因为相对弯曲半径r / t愈小,变形程度愈大,变形区总的切向变形程度增大,塑性变形在总变形中占的比例增大,而相应弹性变形的比例则减少,从而回弹值减少。反之,相对弯曲半径r / t愈大,则回弹值愈大。这就是曲率半径很大的工件不易弯曲成形的原因。

  三.弯曲中心角α

  弯曲中心角α愈大,表示变形区的长度愈大,回弹累积值愈大,故回弹角愈大,但对曲率半径的回弹没有影响。

  四.模具间隙

  弯曲模具的间隙愈大,回弹也愈大。所以板料厚度允差愈大,回弹值愈不稳定。

  五.弯曲件形状

  U形件的回弹由于两边互受牵制而小于V形件。形状复杂的弯曲件一次弯成时,由于各部分相互牵制以及弯曲件表面与模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影响,改变了弯曲件各部分的应力状态(一般可以增大弯曲变形区的拉应力),使回弹困难,因而回弹角减小。

  六.弯曲方式

  弯曲力的大小不同使得回弹值亦有所不同。校正弯曲时,校正力愈大,回弹愈小,因为校正弯曲时校正力比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大得多,使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与自由弯曲时有所不同。极大的校正弯曲力迫使变形区内侧产生了切向拉应变,与外侧切向应变相同,因此内外侧纤维都被拉长。

  卸载后,变形区内外侧都因弹性恢复而缩短,内侧回弹方向与外侧相反,内外两侧的回弹趋势相互抵消,产生了减小回弹的效果。例如V形件校正弯曲时,相对弯曲半径r / t < 0.2~0.3,则角度回弹量Δα可能为零或负值。

  由于回弹直接影响了弯曲件的形状误差和尺寸公差,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时,必须预先考虑材料的回弹值,修正模具相应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