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降低用车成本 消费者呼吁汽车零部件标准化

汽车整体消费中,零部件消费是开销很大的一部分,而正是由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格的不统一、不标准,更加使得车主的用车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消费者呼吁:汽车零部件应实现标准化。

 

各种品牌的手机都拥有自己的充电器,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麻烦”,虽然在前几年信产部用一条规定强制解决了麻烦,但目前充电器的接口仍然五花八门,并没有真正降低成本。如今,这个问题再次被汽车消费者提了出来,汽车的消费性部件如雨刷、空滤等能否按统一标准生产并互相通用呢?

 

消费者:标准化可降低使用成本

 

让汽车的消费性部件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生产,有着明显的好处:车主的用车成本将大大降低,特别是易损件的标准化。先生有一辆北斗星,他经常动手为爱车换机油、换空滤等。如果大家都按照标准来生产的话,对车主就会很方便。比如要换空滤的话随便买一个就能用,剩下的只是在材质和价格之间选择了,用车成本会降低很多。不像现在,只能在配件市场中的少数几个店面去选,不仅担心货不对路,要不就得承受店里保养的高价格。他说,汽车消费性部件的不通用造成的效果就是强制、限制消费者消费,其实应该像轮胎那样只要规格对了,用什么牌子的轮胎都可以。

 

厂商:统一有难度,需要逐步进行

 

作为生产厂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记者采访了一合资品牌的技术人员,他认为这个工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难度,需要逐步去实施。他说:设计一辆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造型设计。就拿车灯来说吧,内部的光源大家基本上都用的几个厂家的,但造型就要符合各自车辆的总体设计要求,而现在车灯很多都是总成,一换就是一套,怎么去统一。有些部件倒是比较容易统一,比如雨刷这种东西我们也经常自己换,把有骨的换成无骨的,只要大小合适就能用。他表示,多数品牌因强调的家族特征而限制了有造型作用的零部件的统一化,而不同排量和用途的产品也限制了一些消费性部件的统一。

 

从事汽车修理的李师傅很幽默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给记者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说:你说有没有通用的东西,我说有,有些车一时间找不到一个小零件,我就找个规格一样的先凑合着用。但你说要让厂家从根子上统一,我觉着有点难。打个比方,有的车子几万块钱,有的车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都有,如果都用一样的消费件,这合适吗?有人乐意,有人肯定不乐意,凭什么我几千万的车要和你几万元的车用一样的东西。买车人的心理上就说不过去,你说厂家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吗?再说了,专用的东西还能卖上专用的价钱,何乐而不为呢!

 

市场:标准化是双赢的合作

 

目前,国内市场因为竞争的关系,推出新车型的速度大大高于其他一些市场。在新车型的研发中,部分设计人员不是在深入地研究新车型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本企业现有的比较成熟的部件产品,而是直接引进或借鉴国外的成熟车型。直接的结果就是本企业各个部件的新产品品种剧增,使企业又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成本;另一个结果就是,零部件厂的技术人员只能忙于应付新产品的产出和调试,品质自然也不敢说是最好的。这种不统一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售价和出险后的定损标准的不统一,给车主、保险公司等多方面造成麻烦。

 

如果说,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特别明显的话,在新能源车上这个问题已经表现了出来。在国家电动车标准没有出台前,各家的产品各行其是,充电接口都不一样,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产品的推广。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亚太区总监兼驻中国首席代表陈以龙博士就表示: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标准入手,建立国际化的统一标准体系。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展开的国际合作将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德尔福的当家人10年前在谈起汽车发展时就曾表示:汽车电子系统产生的一个影响是需要制订全球产品标准。如果我们要向各整车生产商提供所需的配件功能,就必须要有电子产品的产品标准和开放式的公共网络结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