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自由度机器人关节间隙误差分析及仿真

摘 要:通过6R机器人轨迹偏移分析,对机器人关节间隙进行建模仿真,重现了实际绘制轨迹偏移。确定迹偏移原因,指导机器人结构设计改进,提高机器人精度。

Abstract:Analsys the trace offset of the 6R robot,build the model of joint clearance,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appear the trace offset, get the result and then guide the structure reform,so get better performance.

Key words:Robot; joint clearance; model;simulation

1 系统介绍

  深圳市众为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MR601机器人,是一款集工业教学应用于一体的MIN I型6自由度机器人,如图1所示,对应连杆坐标系见图2。


  该机器人采用基于PC机的开放式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如下图3所示。

图3 MR601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

  控制系统软件采用VC6.0开发,具有点位、空间直线、空间曲线运动功能,可以实现关节坐标编程和空间直角坐标编程,空间直角坐标与关节坐标相互转换。

2 轨迹试验

  现让机器人绘制一正方形,以验证机器人整体性能。

  机器人末端固定一黑色油性笔,工作平台上放置一白色带灰色条纹瓷砖,见下图4所示,以便于机器人在其上绘图。

图4机器人轨迹试验图

  机器人末端姿态采用ZYZ欧拉角表示,单位为度;坐标单位为毫米,在直角坐标空间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坐标设置如下:

  第一点:坐标(350,0,5),姿态(0,180,0);

  第二点:坐标(450,0,5),姿态(0,180,0);

  第三点:坐标(450,100,5),姿态(0,180,0);

  第四点:坐标(350,100,5),姿态(0,180,0);

  第五点:坐标(350,0,5),姿态(0,180,0);

  其中,第一点与第五点重合以保证绘制出一封闭正方形。

图5机器人绘制轨迹图

  将直角空间坐标转换为关节空间坐标。机器人根据生成的关节坐标进行正方形绘制。各点位置以及绘制结果如下图5所示。

  结果显示,机器人所绘制轨迹为一平形四边形,存在以下问题:

  (1) 第1点与实际点偏移2mm;

  (2) 边12和边34与期望轨迹夹角为2度;

  (3) 边23和边41与期望轨迹有近1度偏移;

  (4) 轨迹线条不均匀。

3 误差分析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装配对整体的性能影响很大,在对程序、电器部分排查后,将误差的原因锁定在结构部分。

  机器人第一关节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其余5个关节电机安装在同一个方向,见图2坐标系X0Y0Z0中X0负向,重量集中在该方向。

  用手晃动每个关节,发现第二关节(见图2 坐标系X2Y2Z2)存在关节间隙,该间隙主要是轴承轴向间隙引起。初步判断机器人轨迹偏移可能是由于第2个关节的间隙产生,机器人手臂重量导致手臂向间隙方向有一定角度的滚翻,即绕X0轴逆时针转动一微小角度。

4 建模仿真

  现增加一虚拟关节,等效机械手臂的滚翻。虚拟关节轴线垂直于第2关节的轴线方向,建立图6所示的相关机器人坐标系。

图6 增加虚拟关节机器人坐标系

  其中:Z0为基座原点,坐标系X2Y2Z2为机器人第2关节坐标系,坐标系XmYmZm为增加的机器人虚拟关节坐标系,轴线Zm垂直于关节2轴线Z2。

  根据图6的坐标系建立机器人空间运动方程。根据边线12和边线34的偏移角度,假定虚拟关节旋转2度,其状态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进行MATLAB动态仿真,仿真结果如下图。


  由图7的仿真图与图5的实际轨迹图对比可知,两者的轨迹走向基本一致;从图8的Z向误差图可以得知,机械间隙导致Z向有近0.1mm的变化。

  由仿真分析结果可以断定,轨迹偏移主要由第2关节的轴承间隙引起。

  从直观角度分析:(1)关节间隙导致机器人手臂有一定范围的滚翻,翻滚角度不变,随着手臂的展开偏移误差不断增大,导致边线倾斜。(2)Z向误差导致笔尖上下移动,线条轨迹不均匀。

5 后记

  本方法将关节间隙等效为一个旋转一定角度的虚拟关节,在定性分析的同时,得到关节间隙对机器人精度的量化误差。

  根据建立的误差方程求解机器人的逆解,部分关节轨迹为复数解。说明通过算法对于该误差的补偿很有限,机器人整体机械结构是决定机器人精度的关键因素。

  对第2关节的轴承进行调整,轨迹偏移问题得到解决,可以绘制出规则的图形。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关于召开2024PME机器人打磨、抛光、去毛刺创新与应用大会的通知
  • 24-06-12
  • 活动回顾 | Y.E.S! 校企联合,共创未来——西安交大篇
  • 24-06-06
  • 加码AI,优傲大负载协作机器人持续革新敏捷制造
  • 24-05-30
  • igus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概况
  • 24-05-29
  • 活动预告 | Y.E.S!去西安交大聊聊机器人吧
  • 24-05-29
  • 直击汽车行业,KUKA AMR助力汽车工业自动化更智能
  • 24-05-24
  • ABB机器人赋能更高精度、更灵活的电子制造业
  • 24-05-23
  • 车轮上的ReBeL,省时省力还省钱!
  • 24-05-22
  • 川崎新一代MXP系列机器人,助力自动化现场
  • 24-05-22
  • Radian激光跟踪仪工业机器人标定应用纪实
  • 24-05-17
  • 负载升级,应用更广 | 库卡KR CYBERTECH nano弧焊机器人铸造工业焊接未来
  • 24-05-16
  • Radian激光跟踪仪机器人天轨直线度高效检测应用纪实
  • 24-05-14
  • “精益求精·提效赋能” 第三届零部件表面精密加工技术及应用高峰论坛
  • 24-05-13
  • 智能巡检机器人、弓网在线检测系统,一起来看南京地铁的智慧运维建设
  • 24-05-09
  • AI大模型为工业机器人注入“灵魂”
  • 24-05-06
  • 跟着ABB自主移动机器人自由穿梭米其林工厂
  • 24-04-30
  • 库卡60kg SCARA机器人重磅发布,为“锂”而来
  • 24-04-26
  • 晶圆守护者!ABB机器人助力半导体精密“智”造
  • 24-04-23
  • 产品推荐 | 关于机器人电缆的那些事儿
  • 24-04-10
  • CCMT 202上海发那科邀您共探“机器人+机床”的无限可能
  • 24-04-07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