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将有更多企业采纳3D打印技术,并将焦点转向产品的个性化。随着时间推移,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来源将会改变,设计以及消费者网络将成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等依赖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经济体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阅读全文]
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主要是指基于物理信息融合技术,采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传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智能密集型方向转变,从而建立起智能、灵活、高效的个性化、数字化生产服...[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潜力正激励着一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将他们对这项技术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阅读全文]
ZEISS COMET 系统是一种贴近实践的数字化系统,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应对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要求。该系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积极地利用数字化带来的好处。譬如,车体制造专业的学生就能凭借ZEISS COMET 扫描参考模型(尤其是泥塑模型),然后使用这些模型通过逆向工程进一步开发。[阅读全文]
本文将解读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以及与相关术语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客观、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工业互联网热潮,找到应用的突破口。[阅读全文]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海洋生物的捕捞和研究通常依赖于针对鱼类和甲壳类的“结实”的网。但是这样的网难以对海洋生物进行精准的分类,极易导致水母等无脊椎动物脆弱的身体结构被这些坚硬的网破坏。[阅读全文]
随着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专利技术的争夺逐步成为高科技企业竞争的主要战场,专利也成为反映技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作者从专利角度对3D打印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探析,一起来看看。[阅读全文]
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M&M)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D打印技术市场的全球规模自2016年的2780万美元,在2021年有望增长至1.315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29.6%。市场的火爆引发了无数人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但是苦于3D打印发展时间长,技术类别多,不知如何下手。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主流的几类3D打印技术,你想知道的这...[阅读全文]
3D打印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但目前仍有诸多限制。因为每一件东西都要一层一层地打印堆叠起来,所以即使很小的一个物件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打印。而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有些结构并不能凭空打印,需要依赖一些支撑件,而这些支撑材料通常都会在产品上留下印记。目前的3D打印基本上都局限于比较小的物件,受尺寸限制,无法制作大...[阅读全文]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快速成型技术,其特点是采用数字化手段快速制造不同材质具有复杂结构的单件或小批量制品,使制品的生产在人们的生活中即可实现,被誉为引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新兴力量。据Wohlers协会报告显示,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10.7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60.63亿美元,年增长率近30%,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阅读全文]
共 2810 条 计 281 页 当前显示第 791-800 条 9737172737475767778798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