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卡特彼勒公司宣布与德国增材制造公司FIT AG达成战略联盟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专注于共同设计和3D打印铝和钛零件。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战略联盟,汇集两个领域的领先企业,充分利用增材制造在重型设备制造领域的优势。增材制造即我们常说的3D打印,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及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船舶配套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加...[阅读全文]
据悉,RAMLAB于去年年底成立,现在已经生产了一艘船用螺旋桨。使用其线弧添加剂制造(WAAM)工艺与减材加工相结合,实验室希望为鹿特丹港基地的大型船舶提供快速维修服务。[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技术,3D打印的发展时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航空航天制造企业,更是不惜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加大研发力度,以确保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阅读全文]
目前面临的困难是,远洋巨轮上所使用的零件体积都十分巨大,而如今很少有能够打印机大体积零部件的3D打印机。事实上,如今汽车和飞机制造业中,3D打印的零件体积都较小,远远不如轮船零件大。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机的打印能力增加,打印体积增大,轮船制造业大规模引入3D打印技术将不再遥远。[阅读全文]
目前,3D打印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金属3D打印。相关金属打印材料市场需求庞大,不少企业争相投入金属粉末研发和生产。与此同时,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也开始发力,大型工业商斥巨资建造金属3D打印设备。[阅读全文]
航空和航天工业领域内,欧洲最先进、最全面的宇航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和法国3D打印服务公司Poly-Shape SAS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韩国的新通信卫星Koreasat-5A和Koreasat-7提供增材制造部件,从而也再次证实了3D金属打印技术是数字化制造方式的创新推动者和先驱者地位。据了解,Koreasat-7将于2017 年升空进入东116...[阅读全文]
“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4.0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主要是指基于物理信息融合技术,采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传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智能密集型方向转变,从而建立起智能、灵活、高效的个性化、数字化生产...[阅读全文]
目前正在研究将CT扫描仪和其他机器的图像有效地转换为可3D打印文件的方法,因此3D打印医疗模型可以像推送“Play “为Netflix上的电影按钮一样简单。[阅读全文]
外媒称,一项新技术可以让首次登上火星的人类用一种结实得跟橡胶一样的材料3D打印出从工具到临时住所等一切东西,而利用的仅是火星尘土。[阅读全文]
3D打印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才有的东西:该技能有也许会制作出大家想象出的任何物体,乃至是人体器官,只需几个电脑指令就可完结。对《星际迷航》的粉丝而言,这项技能也许让他们想起皮卡德舰长在“公司号”星舰顶用声控复 制 器点了一杯他最喜欢的茶:“来杯格雷伯爵茶,热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