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造船业 “最大”到“最强”的关键时期

  “过去的10年,是中国造船业从小到大的10年,未来10年,则是我国能否从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迈向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关键10年。”中船重工集团党组成员孙波告诉记者。
  目前造船业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船成交量价大幅下滑,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滞后影响进一步显现。
  同时,前些年船市持续繁荣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当前全球造船能力已超过2亿载重吨,而去年全球新船成交只有6246万载重吨,过多的落后产能很可能会被淘汰。
  孙波说:“总体上看,国际造船市场处于较长周期的深度调整,估计要3到4年才可能看到复苏的曙光。但从造船业发展特点来看,中国造船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仍具有比较优势。”
  孙波认为,中国造船业要度过这一轮困难时期实现复苏和新的发展,重点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创新,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开发满足国际新标准新规范、适应市场需求的节能环保新船型支撑持续发展。二是调整结构,要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钻井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增强技术储备,提高竞争力。三是强化管理,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通过优化设计、工艺工法创新、优化工艺流程等,降本增效。四是品牌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与互利共赢。

  十年:成就造船大国 迈向造船强国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建大坞、造大船,一直是中国造船人的愿望。然而直到新世纪之初,仅有东北地区的大连造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的大船坞。我国造船份额仅占世界造船量的6.6%,远远落后于日韩造船大国。而且造船企业普遍亏损。
  就在局面极为困难的时候,国家在明确要求船舶工业“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拼死自救”的同时,制定了加快发展船舶工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自此,船舶工业开始了改变世界造船格局的十年跨越。
  2002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首次超过1000万吨大关达到1309万吨,成为世界造船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船舶业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2011年,欧美债务危机对造船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在困难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仍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十年磨砺终成一剑。这组数据宣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提前实现!
  产量实现跨越的同时,面对全行业不景气的危机,造船人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中国船舶工业才能真正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
  过去,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力量薄弱,造不出大船,造不出复杂船,在高技术和特殊用途船型方面有大量空白。如今,我国不仅发展提升了散货船、油船等常规船型,还成功建造了液化天然气(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今年6月,“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最深潜至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载人深潜纪录,不仅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船舶制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央企为代表,我国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船舶企业。船舶企业造船的效率、管理水平,也与国际一流船舶企业逐渐接近。中船集团公司造船完工量从2002年的不足200万载重度,跃升至2011年的1864万载重吨,连续6年稳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二位。2011年和2012年,中船重工连续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我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船舶企业。一大批地方船企和民营船舶企业,也为丰富造船产品线、提升船舶配套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