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津航空产业前路漫漫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艳华在接受专访时指出,空巴A320项目落户成为了天津的骄傲,但到2016年合同期满,286架飞机下线以后,天津航空产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她说,目前天津航空产业的企业配套能力还没有基本确立,正处于极力引进阶段,航空制造专业技术人员也十分短缺。而航空业是国家战略性发展行业,开发初期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十分必要。

  她说,天津的航空产业不是本地区成长起来的,将来如何让它在天津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帮那些随空巴A320来津的企业,不因空巴A320合作项目结束,跟随漂移,而能在技术调动、本地化生产方面实现突破?如何吸引、留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问题是目前天津需要前瞻性思考的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日前表示,滨海新区今后还将在财政税收、科技人才、融资、政府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未来2年将形成400亿元规模。面对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势头,多名航空专家斩钉截铁的告诉记者,按目前这种国际大型配套厂商大批量集聚的态势,另加国家战略配套政策,天津航空航天产业未来无疑将在全国航空航天领域打造成非常有竞争力、具有领头位置的“竞争力极点”。

  对于未来航空业的发展,李艳华十分看好天津。她说,发展具有国家战略的产业,需要整合资源,不需要同一层次的竞争,需要分层的配合,未来天津航空产业基地可充分利用A320的集成总装的优势,在全国处于主导地位。空巴A320落户天津,使天津拥有了总装厂房的优势,可发挥优势进行集成总装,西安、哈尔滨、上海等基地可进行生产配套;天津的直升机整个生产、研发、制造、维修一整套产业链齐全也具有优势,在系统规划中,哈尔滨、景德镇、保定在直升机生产方面可提供技术服务和研发配套。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