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探讨中国机床工业“由大变强”之路

  众所周知,中国机床行业面临“由大变强”的有利时机。“由大变强”作为老生常谈,一直也颇受行业人士的重视。笔者看来“由大变强”的转变,不仅是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同时也是行业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我们中国机床工业要如何把握时机,真正做大做强,走上强大之路,已成为当前必需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机床工业亟需实现由大变强

  记得在CIMES2012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重大装备信息中心主任石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未来30年将是中国机床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期间中国将形成以高档机床为代表、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多种先进制造业互相支撑的产业新格局。”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颁布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要点(试行)》也明确表示:“综合分析行业现阶段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近期国内市场的显着变化,我们不难判断,机床工具行业正处於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期。” 机床作为人类必不可缺的现代生产工具,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其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地位。一个国家数控机床行业的水平高低和数控机床的拥有量,是衡量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的重要标志。中国机床工业如何才能名副其实地“由大变强”已成为当前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机床工业优势与缺陷并存

  中国机床工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首先从数量上讲,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其次,中国机床工业在主机与配套件方面,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庞大体系;低中档产品基本能自行成套,供应国家需要,并附带出口。此外,从2006年起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涌现出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数控机床,例如济南二机床为汽车工业研发的6400kN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为核电工业研发的回转直径5米、承重500吨的超重型卧式镗车床;北京一机床为核电工业研发的龙门宽度10.5米数控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等等。此外,高档机床逐步进入中国汽车、宇航、船舶轨道交通装备等企业用户,并有少量出口国外。然而,在当前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当冷静地看到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技术基础薄弱、生产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产品占据了中国机床市场的半壁江山,尤其在中高端市场,无论从产品技术方面,还是从精度和功能等方面看,中国企业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与之竞争和抗衡任务艰巨。

由大变强需从“量”向“质”转变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过:“实现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不仅是市场、用户需求迅速变化的需要,也是行业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实现这个转变是行业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攻坚克难的过程,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过去,机床工业的发展只是单纯依靠扩大产量,而今後则要转变为依靠提高机床的质量、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要实现质变,还要加强对机床本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的认识。机床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不是一般的牟利商品,其特点是必须结合各行业不同用户生产零件、发展加工工艺的实际需求,制造出高精、高效、高自动化的产品。机床企业只有熟悉广大用户的生产发展需要及各种加工工艺特点,加强技术基础,才能逐步发展壮大。美、德、日三大强国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就切实地体现了机床的特点与客观发展规律。

  为了做到与美、德、日机床工业强国并驾齐驱,中国机床工业必须从观念上、政策上、组织上、技术上一一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彻底转变,以“质量第一”为标准,攻难关、上水平。

由大变强需成永世固国大业

  机床工业由大变强绝非一时一事,只有使整体变强、技术基础稳固,才能在世界激流竞争中屹立山林,成永世固国大业。

  首先,政府应继续通过鼓励订购使用国产数控机床、在重大项目上支持开发高端国产机床等措施,鼓励高端数控机床发展,满足国内急需,替代进口,进而逐步扩大出口;其次,必须改变松散、各行其是、无所适从的局面,形成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局面。此外,国家对机床工业应实施统一领导,从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寻求正确解决方法手,抓住主要矛盾,并予以切实解决。同时,明确奋斗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有了统一的领导组织以及明确的发展方向,才能有章可循。否则,中国机床企业、产品再多,也只是大而不强。

  科技是生产力,机床是生产工具,这是当今世界机床工业激烈竞争中的两条无形战线,为使中国在未来20年内迈向机床工业强国,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通过国家坚强领导、大力投资等措施,在统一领导全国机床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现代化机床工具研究院”;

  - 与现有相关研究所组成合资公司,建立如金切机床、锻压成型机床、先进工具配件、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特殊工业材料、调查研究分析等七个综合性研究所,对中国机床新技术发展、关键技术攻坚,起“参谋、攻坚、组织、服务”四大作用;

  - 与教育部门、军工民用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汇集、培育机床工具方面的专家、人才以及技术工人,并管理经营各种人才。

由大变强需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长期以来,中国机床工业之所以大而不强,固然在主观认识上对机床的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但技术薄弱、关键技术无力攻克则是阻碍其实现由大变强更为重要的因素。

  以数控机床发展为例,在1958~1981年之间,美、德、日三大强国数控机床早已在生产中应用,技术突飞猛进,而中国组织大批人力攻坚,却“三起三落”,终因机、电、液、气各种元部件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落後,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技术不过关,而无法投入生产,更无法可靠使用。改革开放後,中国从美、德、日先後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机电液气元件、数控系统、先进刀具等,并通过合作生产了上百种数控机床以及加工中心,从而在仿制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然而,由於中国本身技术基础薄弱,所以在高端数控机床上,一直是从国外引进。时至今日,中国机床企业虽然能设计制造出少数高端机床、成型机床,甚至出口国外,但在关键配套件上等仍依赖进口。因此,中国机床工业要由大变强,短期内十分难达到。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工业革命开始进入智能化阶段,各种元部件、功能部件、数控系统、配套件在精度上要求极高。而进入纳米级时代,对机床工具的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工艺、设计、制造、生产、检测、控制均需要先进的方法以及高精设施。因此,中国机床工业要想由大变强就必须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由大变强需培养充足的专家及高技能人才

  人才成为转型中的关键。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机床工业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行业人才似乎一直以来都患有“贫血症”。理论知识扎实,实际经验丰富,知识面广,适合於担任企业技术负责人或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人才分外抢手。然而,技术人才流失,应届毕业生忽略传统行业的尴尬,让数控机床技术人才的匮乏日益凸显。

  时至今日,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才的竞争。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在其《加快战略转型,大力促进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的演讲稿中特别提到:“要切实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快实现由生产主导型人才结构向创新主导型的转变。”由此可见,建设一支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中国机床行业最迫切的任务。

  而现实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数控机床人才的“贫血症”得以缓解?笔者认为首先要彻底改变培养方式,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使技能人才做到学有所用。同时,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技能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总之,我们不仅要营造出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一样光荣、同等重要的社会环境,更要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范围,建立促进技能人才辈出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培养快、待遇高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由大变强需走“专、特、精”发展道路

  由大变强是中国机床工业当前一项艰巨而庞大复杂的历史使命。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梁训瑄先生在《我国机床工业由“大”做“强”,企业要走“专、特、精”发展道路》一文中说道:“企业遵循有效的发展机床工业的道路,就要选择走‘专、特、精’道路,即‘产品有专长、技术有特色,商品要精细’,而不是粗制滥造、性能低下、滥竽充数。”环顾世界机床工业强国,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机床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都是因为具有 “专、特、精”特色。

  近年来我们也惊喜地看到,机床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在发挥“专、特、精”优势推动行业变强上均做出了卓越贡献。2011年10月20日,以“实施战略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推动行业由大变强”为主题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烟台环球机床附件集团张万谋董事长在做公司介绍时表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特化水平为主线,以‘专、特、精’为目标。”可以说,机床企业走“专、特、精”发展道路是一条推动中国机床由大变强的有效道路。近年来,行业内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实例。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创新技术、开发一流产品,逐步实现替代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目标。
 

(国际金属加工网:吕梦然)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