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5年左右时,我们可以用3D技术一次打印出6米长的游艇,之前制造45米长的超级游艇要2年或者3年,未来可能只要90天。 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不充气的轮胎、家具、大麻食物,这些你可能听说过。如果用3D技术打印更大的东西会怎样呢?比如打印一艘超级游艇。造船工程师格雷·马歇尔(Greg Marshall)认为,2030年之前就可以用3D技术打印出游艇或者超...[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船舶配套产品实现3D打印提供了可能。对于船舶行业来说,3D打印可以算得上是一门非常新的技术,就目前而言,实际应用并不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3D打印技术作为制造业的组成部分,该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船舶行业带来重要影响,不仅是在设计制造阶段,还包括运营阶段。[阅读全文]
源于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定义, 增材制造是依据三维CAD数据将材料连接制作物体的过程,是一种逐层累加的加工过程;3D打印是指采用打印头、喷嘴或其他打印技术沉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也常用来表示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式,是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快速成型的加工方法,解决了许多结构复杂的零件成...[阅读全文]
扎根于中国华南市场、涉足世界科技前沿生产制造的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制造技术展览会(RoboIMEX2017),将于2017年8月27-29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隆重开幕。该展会是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大规模专业型机器...[阅读全文]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称,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成型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及多道加工工序,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阅读全文]
荷兰工程公司Damen Shipyards Group(DSG)与RAMLAB合作,3D打印第一艘通过认证的船舶螺旋桨。[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精密零件的加工和修复领域,而在以铁基金属为主的大型铸锻件领域上的应用还很少。大型铸锻件产品,如火电主轴、核电封头、水轮机叶片等的重量动辄几十上百吨,而以目前的金属3D打印技术平均1kg/h的加工速度以及每公斤上千元的材料成本计算,采用大型铸锻件整体3D打印技术完成大型铸锻件...[阅读全文]
说到3D打印对人脸的塑造,岂止限于虚拟的电影世界。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3D打印连同3D扫描技术也在人类的面孔上大有作为,甚至穿越了古今与生死,直指未来。这项“面子工程”不仅确有大用,还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面子工程”前景可期3D扫描与打印全方位塑造人脸 看过美国定格动画电影《失常》的朋友可能对片中一张张极度逼真的3D打印面孔有...[阅读全文]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医疗也越来越频繁。近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顺利开展了我区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截骨、经皮跟腱延长和环形支架矫形治疗先天性高弓马蹄内翻足。此次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区在3D打印技术助力医疗事业方面迈上新台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也因此在具有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医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阅读全文]
目前大部分的3D打印技术其实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遥远,但是如果能够在食品烹饪领域使用这项技术,那么据对会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关注。 目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食物3D打印机,并且基本上可以应对任何种类的食品,希望能够吸引到普通消费者,未来能够走入寻常人家。[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