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0日,我国最大新闻通讯社新华社网站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CJ-1000AX)首台整机在上海点火成功,核心机转速最高达到每分钟6600转。中国航发商发公司负责承担CJ-1000AX研制工作,2017年12月首台整机完成装配,2018年3月30日在上海临港总装试车台完成了全部调试工作,并通过了试验前评审。此前在2016年12月,中国航...[阅读全文]
普遍称为3D打印的增材制造 已经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旗帜。它明显不同于以往,专业人士和爱好者都可用上,但增材制造不过是未来几年有望给很多东西的制造方式带来重大变革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之一。甚至增材制造也非仅限于3D打印。[阅读全文]
2017年西门子的3D打印燃气涡轮叶片屡获殊荣,如今西门子在3D打印应用方面再一次取得新的突破,由其完成的油密封圈成为工业汽轮机中首次使用金属3D打印的部件。[阅读全文]
本文探讨了3D打印能力的潜力,可以通过支持下游生产来改变供应链。相比于传统减材制造(SM)技术,3D技术更多的是使用增材制造(AM)技术。[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给航空航天领域带来的变革是显著的,该领域的企业也纷纷开展行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全球技术,工程和先进制造企业Arconic最近宣布与空客公司签署为期多年的3D打印研究协议,波音与欧瑞康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航空领域的金属3D打印标准化进行努力。[阅读全文]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制造、医疗、学术、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3D打印作为其技术转型方向,用于突破研发瓶颈或解决设计难题,助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阅读全文]
3D打印正在改变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Gartner预测中提到了三个重点行业——医疗器械、航空和日用消费品——在这三个行业中3D打印技术的制造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全文]
现在有人说,一个伟大的大航天时代正在到来。而这个大航天时代和过去的大航海时代一样,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都是巨大的。 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是直接受益于3D打印技术发展的行业之一,也是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市场。美国通用电气集团(GE Aviation)从2016年起生产了第一个3D打印组件——燃油喷嘴。这在3D打印航天史上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件。[阅读全文]
商业航空业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轻量级材料,是因为我们总是在购票的时候喜欢做短暂性质的比较选择(例如机票),这使得航空公司需要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不断提升,从而节约成本。增材制造(AM)早期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采用的关键原因是轻量化实现,关于这方面,具体来说,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通过结构设计层面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有四种:中空夹层...[阅读全文]
碳纤维是一种现代高性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要求部件具有机械强度但又十分轻质的领域中,例如航空航天、汽车行业,以及风能技术和现代体育器材中。但由于其高昂的成本,成为许多制造商的障碍。[阅读全文]
共 2717 条 计 272 页 当前显示第 1581-1590 条 973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1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