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C2018几乎囊括了所有国际高端机床品牌企业,集中展示当今精密加工的尖端制造水平,为模具企业提供最新的制造技术应用。[阅读全文]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核能安全所以中国抗中子辐照钢(即“CLAM钢”)为原料,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聚变堆关键部件——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核材料期刊《核物理学报》上。[阅读全文]
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核能安全所以中国抗中子辐照钢(即“CLAM钢”)为原料,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聚变堆关键部件——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核材料期刊《核物理学报》上。[阅读全文]
近年来,从3D打印假肢、矫形器、牙齿到3D打印心脏、心脏支架和瓣膜等,3D打印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的例子层出不穷,正在重新定义着医疗行业未来,也为许多患者带来福音,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阅读全文]
3D打印本身就是一项很棒的技术,但它有其局限性,对比其他制造方法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最好将其全部视为互补技术,单独工作并共同努力以自有的方式提升制造生态系统。[阅读全文]
3D Systems的ODM服务中心使用3D Systems的Geomagic Design X三维扫描软件建立CAD模型,再通过SLA打印机得到阀门盖原型,从而制作出成品铸件[阅读全文]
3D打印通俗的讲就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相信大家看到 3D 打印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近几年它在医疗、建筑、航天、教育、机械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更是让人大吃一惊并且大声叫好。[阅读全文]
安一颗3D打印的心脏,会怦然“心”动吗?继3D打印的牙齿、关节、心脏支架和瓣膜后,层出不穷的“打印界”新锐正在颠覆医疗的未来。[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生物医学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影像技术(CT、MRI等)资料的辅助,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出待构建体的三维结构,然后用相应的材料逐层创建出实体,具有高精度、构建速度快,可实现按需制造等优势及个性化、精准化、远程化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医学领域的应用。应用3D导板辅助微创血肿穿刺不仅精准、安全,而且局麻下就可...[阅读全文]
在3D打印完全可以大规模制造柔性机器人之前,需要克服障碍。3D打印柔性机器人的潜力在2018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技术领域。就在上周,实际上,我们撰写了关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师如何使用镓合金来3D打印柔性电脑屏幕和其他可拉伸电子设备;这些工程师还做出了相当戏剧性的预测,即该合金可以制造出“走出打印机”的3D打印柔性机器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