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工件必须相对切削刀具进行定位,而且必须牢固地固定在那个位置上。工件划线完毕以后,仍然有必要对机床的运动进行定位,并且在机加工开始前要把工件固定在那个位置上。   当要加工几个完全相同的工件时,使用钻模和 夹具 就可以取代对每个工件进行划线操作的必要,但如果在 铸造 和锻造中,则需要对一个试件进行划线,以确...[阅读全文]
  最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德国Carl Salomon博士首次提出高速切削概念,高速铣削概念的核心是当线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切削产生的温度和抗力急剧减小,加上高速切削的表面加工质量、去除率很高,颇受人们推崇。 1高速铣削的特点   我国用户对高速铣削的认识是随着数控 铣床 的发展而发展的,九十年代后期, 数控机床 刚刚普及时,人们认为转...[阅读全文]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合机床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006年10月23-25日在云南丽江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0多个会员单位的50多名企业的主要领导。行业同仁欢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叙友情,共求发展,共商行业发展大事。   组合机床分会理事长姜怀胜致开幕词并主持会议,分会秘书处传达了贯彻机床工具行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阅读全文]
今年6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邦为课题带头人的课题组收到了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办公室的课题验收结论书,他们的课题通过了验收,并获优秀评价等级。该课题为由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和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十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性能材料技术主题“熔融还原冶炼新型高速钢”课题。 李正邦院士非常重视成果转化形成新型产业...[阅读全文]
3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及思考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阅读全文]
硬件系统配置: 1. PLC 配置:采用日立EH-150系列 PLC 系统 1)中央处理模块(CPU):日立EH-516; 2)数字量输入模块(DI):日立EH-XD16; 3)数字量输出模块(DO):日立EH-YT16; 4)电阻温度检测模块(PT100):日立EH-PT4; 5)模拟量输入模块(AI):日立EH-AX44; 6)模拟量输出模块(AO):日立EH-AY4V; 7) 计数器 模块(CU):日立EH-CU; 8)通讯模块( DeviceNet )...[阅读全文]
共 122288 条 计 12229 页 当前显示第 115801-115810 条 97311581 11582115831158411585115861158711588115891159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