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为什么航空发动机那么难造?

我们要知道航空发动机不仅仅是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更是试验出来的,烧钱烧出来的。根据统计,过去50年美国投入航空发动机预研经费就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F-22的F119发动机,从最初的部件研究到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历经32年,其中仅验证机研制和原型机研制共投入31亿美元。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大笔资金的持续投入,凭什么想造出先进可靠的航空发动机。而且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要借助大量的经验数据。要明白由于航空装备的特殊性,这些数据只能靠自己试验获得。做试验要购买原材料、加工试验件,研制试验设备,研究试验技术,试验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物资和能源。零件试验、部件试验、系统试验、核心机试验、整机试验等等,一级一级往上做,一项不能少。

举个例子来说,单是整机试验就要做几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可以说是真的在“烧”发动机。有人会问,难道不能少“烧”一阵子吗?答案就是不能,比如疲劳寿命这指标,试验累积不到一定时数,就无法知道达不达标。当然这还只是航发中的一小点,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很多。

航空发动机研制涉及气动力学、传热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断裂力学、弹性力学等诸多学科,是牛顿力学时代所有力学的集大成,是所有科技成果的结晶。航空发动机是气动、燃烧、传热、控制、机械传动、结构、强度、材料等多种学科或专业综合优化的结果,也与计算机硬件能力、商用和专用设计软件、材料与工艺、测试与试验设备、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科技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

航空发动机包括难度极大的多个部件,各个部件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的复杂环境下工作且相互影响很大,加之高性能、长寿命、高可靠、轻重量、隐身、经济性、安全性等要求和日益苛刻的环保性约束,已经成为一个逼近极限的综合性产品。

与航天火箭发动机相比,航空发动机并非一次性使用,要求在恶劣的使用条件下,能够重复、可靠使用,对耐久性具有苛刻的要求。航空发动机工作范围相当宽广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高温、高压、高转速的热力机械装置。航空发动机内部的物理、化学现象非常复杂,目前仍然不能完全从理论上给予详细、准确的描述,只能依靠实际发动机试验进行验证。

其研制需要进行“设计-试验-修改设计-再试验”的多轮迭代,需要大量部件、组件和整机试验件加工,以及各种试验设备,需要数十万小时数量级零部件试验、附件试验和近万小时的整机地面与飞行试验,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工作必然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撑,因而有人把航空发动机称为“烧钱”的行业,也是研制周期很长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