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蔡司视角 | 从《中国制造2025》看计量产业

自美国提出的制造业回归、德国的工业4.0愿景、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革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战略相继落地,再次佐证了一个客观规律——近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是工业强国。审视“大而不强”现状的中国工业,要追赶上并非一朝一夕,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三个阶段的目标: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2045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2015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将制造业确认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借助于该规划及未来发展蓝图,旨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令中国于2025年实现第一阶段目标——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笔者认为,该规划无疑对于制造的关键组成要素——“测量”将是利好的消息,计量产业应抓住新一轮科技浪潮所形成的机遇期!

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国家将更为重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质量及效率,与欧美制造强国发展轨迹及成功转型相近,于扶持及提振高端制造业方面将对高端测量装备有着更广泛的需求。

该需求将主要定位于《中国制造2025》所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具体落脚点将主要体现于《中国制造2025》所定义的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及高端装备创新在内的五大工程。

与《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所密不可分的智能测量已大势所趋,包括智能数据管理及报告、智能扫描、智能软件及智能能源管理等智能测量技术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

智能制造跨行业、跨国家、跨领域及跨系统的特点十分突出,然当前各类标准仍很缺乏,如何加大对于标准的重视及执行,实现标准先行,将是突破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瓶颈的重要议题。

规划文件中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强调质量为先的指导方针,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如何真正围绕提升中国制造质量,借助于坐标测量机、工业CT、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及多样化的在线质量检测控制方案,解决产品及过程中“不可见”的质量问题是关键。

不可忽略的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影响,“不可见”的问题往往来源于多种因素,例如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从温度、电流值及几何量等测量值中找到相关性,从而提出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是难点。

对于当前制造业根基尚显薄弱、标准缺乏、计量从业人员技能匮乏等现实状况,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及“互联网+”的趋势下,标准先行,从业者更应充分考虑实现企业、计量装备与计量人员的共同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计量技术的深度融合。

中国制造,不可忽略的是:对计量、标准与质量的最高信仰!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立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