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轨道交通装备:“三基”的掣肘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与中国南车在江苏常州共同主办的“首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技术创新论坛”上,多位与会院士、专家指出,“三基”产业仍是当前中国制造的薄弱环节,也是下一步轨道交通装备创新的主要发力点。


  高铁列车轮对轴承的材料如何突破?大功率机车制动技术如何让列车不仅跑得起来,也能刹得住?这些是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三基”技术创新中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简称“三基”)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正驶上快车道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而言,“三基”产业更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与中国南车在江苏常州共同主办的“首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三基’技术创新论坛”上,多位与会院士、专家指出,“三基”产业仍是当前中国制造的薄弱环节,也是下一步轨道交通装备创新的主要发力点。

“三基”成轨道交通装备瓶颈

  轨道交通基础零部件是组成轨道交通装备的不可拆分或具有关键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车体、轮对、列车牵引与控制系统、齿轮传动与基础制动装置等;基础工艺是指轨道交通装备生产过程中量大面广、通用性强的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试验检测工艺等;基础材料则指轨道交通装备工业制造中所需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轻合金等。

  中国南车副总裁、中国南车中央研究院院长王军告诉记者,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工业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轨道交通“三基”产业也取得不小进步,与整机装备互相促进发展。

  尤其是进入2004年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步入快速发展期,主机产品及集成技术等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企业通过对自主研发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及基础工艺的成功配套与应用,为整车制造提供了主要的产品技术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化水平。

  但必须引起警觉的是,尽管中国制造业“三基”产业也获得不小的突破,但仍然落后于轨道交通主机研发水平,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对记者指出:“基础件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工业升级的突出瓶颈。”

  王军告诉记者,当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三基”产业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与国外知名品牌还有差距,基础工业体系已制约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看来,正是由于作为主机和成套设备基础的“三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从而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最大短板。

  “大量依赖进口不仅增加了整机的成本,而且出现了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国际‘三基’制造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交货期却没有保证。”屈贤明对记者表示。

“短板”原因何在

  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国国产装备可靠性不高与寿命不长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产“三基”产品质量不稳定所导致。

  那么,为何与主机产品及集成技术相比,我国轨道交通制造“三基”产业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短板?

  对此,屈贤明指出,关键问题之一在于认识的不足与误区:“许多制造业企业为迅速建立自身形象,通常会采取从主机入手的发展策略。不管零部件、关键产品或者工艺由谁提供,只要最终能由自己组装生产出主机就行。”

  他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西安某国有制造公司花了6亿美元购买了大量国外先进的装备,但是由于工人掌握不了相关生产工艺,根本无法加工出整机,最终这个花费巨额资金的项目被迫搁浅。

  “所以,光有设备没有工艺也不行。而且中国缺乏产品生产的质量保障体系,使得‘三基’产品无法跳出样品不错但批量生产就不行的怪圈。”屈贤明说。

  以轨道交通制造的基础工艺为例。王军指出,由于基础工艺配套支撑能力不足,导致基础工艺水平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整车制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比如在锻造与铸造工艺、部件焊接工艺、探伤工艺方面,我国仍然以使用传统的工艺手段为主,生产工艺装备落后,对一些先进的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不足,从而影响了整机质量的提升和性能优化。”王军说。

  此外,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材料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在基础性、前瞻性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高分子减振降噪材料制造工艺不稳,脱胶、裂纹等产品故障率较高,低温刚度变化率和回弹性还须完善等。

  “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但基础研究国际化发展尚不能跟上产业的整体步伐。”王军总结道。

夯实“三基”

  “我认为,夯实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基础,全面提升‘三基’产业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屈贤明说。

  当前,“三基”产业对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提出了“重新回归制造业”的战略,并宣称要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重构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加大了对“三基”产业的重视。

  王军指出,在严峻挑战之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也要抓住“十二五”时期由装备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工业基础,提升产品水平、增强配套能力。

  他建议,以现有研发资源分布情况为依托,布局基础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承担主体,建设以企业为主体覆盖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选择20种标志性机械基础件、15项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与12种标志性基础材料作为发展重点。

  经过业界的努力,2012年我国财政部也决定给予“三基”制造一定的财政专款支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强基工程由“三基”加上技术基础,统称为“四基”。

  据悉,2013年强基工程重点支持15个重点方向,采用补助方式,对示范项目投资给予支持,补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多不超过3000万元。

  针对政府补助,王军还建议,应当将具备条件的轨道交通装备基础研究项目列入国家“863”、“973”计划或科技支撑计划,增大“三基”立项倾斜力度,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基础技术、前瞻性技术攻关。

  对此,屈贤明表示赞同:“要确定企业是‘三基’创新的主体,鼓励更多的研究机构投入‘三基’研究,同时国家财政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轨道交通装备基础制造工艺方面,屈贤明还指出,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先进设备加上产业技术工人的重视,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三基”产品,“要视质量、可靠性为生命”。

  “走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之路,大力发展数字化集成化的关键基础件,并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才能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三基’的发展。”屈贤明说。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