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公司与马里兰大学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共同开启了一个总值在250万美元的项目。合作三方开发了一种可再温度超过1,650°F,压力> 3,600 psi条件下运行的高性能换热器UPHEAT。[阅读全文]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航空航天业一直是一个难以进入的市场,挑战并非仅仅来自知识产权,除了需要与现有的航空航天业供应商巨头竞争,初创企业还面对多方面的挑战与压力。[阅读全文]
传统注塑成型技术的替代方案,可实现直接将设计从CAD 图形转化制造,无需模具制造,也不存在延迟。[阅读全文]
随着3D打印的普及,3D打印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各种3D打印技术和打印材料也被相继开发出来。就国内大多数公司而言,主流的三种3D打印机用的打印技术是DLP(数字光处理)、FDM(熔融堆积成型技术)和SLA(激光扫描立体成型技术)。下面介绍一下这三种技术的原理和各自的优劣势。[阅读全文]
整车开发周期对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从产品规划直至投放市场,是一个冗长复杂的过程。整车研发流程最长需要经历57个月,主要包括部件研发及集成、系统验证及汽车制造和质量控制。制造工作中最耗时的工作就是工装设备的制造以及模具的开发,时间前后加起来要接近一年。[阅读全文]
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湖北省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湖北省汽车工程学会和沃森展览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0 中国(武汉)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汽车模具技术展览会 (简称CAPPT) 将于2020年5月7日-9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CAPPT展分为三大展区:汽车零部件成品展区、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展区和汽车模具展区,旨在帮助企业拓展中西部...[阅读全文]
3D Systems的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和Cimatron模具设计软件使得模具镶件的冷却循环大大减少,若注塑冷却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较大,会导致零部件翘曲的风险大大增加。对传统方式设计和制造的注塑汽车管道进行测试时会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产生132˚C的温度波动,B&J Specialty公司因此向其客户推荐使用随形冷却注塑镶件,以便实现更为均衡的冷却。[阅读全文]
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快速的设计迭代。制造商需要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快的产品生态系统演化;他们必须以数字化速度打造实体产品。对于面临这些压力的制造商而言,3D 打印技术的功能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行业工厂生产的战略资产。使用数字工厂技术制作的部件可实现工业4.0对产品和流程的承诺,这是使用传统方法所无法实现的。[阅读全文]
作为汽车行业巨头的大众,其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近日,有媒体曝出大众汽车(VW)集团正在使用3D打印和人工智能(AI)生产汽车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可以更复杂,重量更轻。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公司最近在加州创新与工程中心(IECC)展示了其新工艺。[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用于立体医疗模型的制造。随着精准化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从立体模型、手术器械到活体移植组织、人体脏器,再到药物,3D打印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阅读全文]
共 2626 条 计 263 页 当前显示第 561-570 条 97351525354555657 5859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