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已取得惊人进展。借助3D打印技术高级订制版的人工全骶骨假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7月8日成功救治了一名骶骨恶性肿瘤患者,记者了解到,这也是3D打印技术在世界骶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首次应用。也是在今年7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进行全球罕见的“全脑缩小整形”手术,患者3岁,手术历时17个多小时,患者膨大的...[阅读全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医疗行业,医生利用3D打印技术为车祸伤者重新创建下颌。[阅读全文]
3D打印技术也在改变着航空航天这类高精尖产业。专家指出,关键零部件加工难、特殊材料利用率低等是长期以来制约航空航天发展的重要因素。3D打印快速成型的特性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未来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阅读全文]
金属3D打印技术会在2017年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元年,这主要得益于尖端工业机构的研发设计对新技术的勇敢尝试和个性化高端件定制的刚性需求,如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反过来也会促进金属3D打印成本的快速降低,使用率会进一步提升。[阅读全文]
作为工业4.0时代的一大标签,3D打印的发展无疑为中国制造提供更好的助力。当前,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从简单的概念模型到功能型原型朝着更多的功能部件方向发展,渗透到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设计,未来几年汽车行业研发领域将迎来3D打印技术引入爆发期。据预测,到2019年,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产生合计达1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201...[阅读全文]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然而电子电器是人们生活必备的用品,例如空调、电视、手机等。这些商家利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很快设计出实物,减低制作时间和劳动力,可谓二者是完美结合的体现。[阅读全文]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泵轮是一大挑战。被泵取的液体常常具有复合成份且流速和流量都很高。当前的分析工具只能对泵的性能进行粗略评估,实际性能还得通过实验来确定。因此,实现泵轮的最佳性能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模型设计、泵轮制造、性能测试、设计调整,直到达成最优设计, 否则需要一直循环此过程。[阅读全文]
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智能制造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机器制造机器”,是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集成化、数字化的综合应用,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渗透。对于3D打印行业来说,2017年将是迎来3D打印技术爆发的一年。一些3D打印龙头企业已经信心满满,有企业甚至宣称,被誉为“第三次...[阅读全文]
3D打印,或者说更为专业的名称“增材制造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个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医疗、汽车、工业设计和航空航天,甚至珠宝、艺术等诸多领域。[阅读全文]
2016年,3D打印因其可实现复杂形状制造、数字化零件库存、按需制造、即刻制造、分布式制造、大批定制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势更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入行企业快速增加,技术开发投入也加大。行业预计2016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超70亿美元,并预测2017、2018年将分别增至125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发展迅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