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集团增材制造子公司(GEAdditive)公布了基于3DP技术的全新金属3D打印机原型机。按照GEAdditive的说法,这台增材制造设备是目前速度最快的金属3D打印机。今日的3D打印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阅读全文]
12月20日消息,罗德岛初创公司Vitae Industries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utoCompounder的新型3D打印机(尺寸600x600x600毫米),可以在10分钟内打印出定制的药物。而这个耗时只有传统人工填充方法的1/3,可谓大大简化了制药过程。今日的3D打印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阅读全文]
欧洲航天局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和制造光学仪器完成其项目中的第一个原型。双镜望远镜的设计源自欧洲制造的臭氧监测仪,目前正用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奥拉卫星上。[阅读全文]
3D技术也已经进入铁路,航空以及其他依赖复杂组件的交通工具。传统上,替换零件价格昂贵,并且采购时间较慢,因为市场只能支持少数几家由于需求有限而不能提前生产大量零件的制造商。与传统制造商相比,现代打印机在打印车辆和铁路部件的替换部件方面通常更快且更便宜。[阅读全文]
一个小机器人“哼”着清脆的轻音乐从现场的工人边上“轻巧”地擦身而过,顺利地把几样汽车配件运送到了下一个工位。这并非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描绘的未来场景,而是2017年12月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大众工厂车间时所见到的基于工业4.0的现实生产方式,在这里,从大众途锐、奥迪A8直到保时捷卡...[阅读全文]
Roboze解决方案还适用于极端功能测试应用的原型和生产之间,也就是说在广泛的温度,压力,耐腐蚀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的零件。Ultem,Peek和Carbon被用于生产用于测试实际零件的零件,但FDM的速度不够快,无法大规模生产。[阅读全文]
根据德国机床协会的数据表明,4.1%的机床都由来自航空航天领域的采购商所购得。如果参考德国机床整体生产水平(2015年:约112亿欧元-整机,非零部件),其中该行业所占份额为4.6亿欧元。在过去几年中,这一数字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该行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6%,2011年也只有2.5%。究其原因是增材制造工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阅读全文]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的技术,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技术。[阅读全文]
根据市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3D打印市场仍将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亿元。[阅读全文]
近年来,金属增材制造逐渐发展成为制造技术领域新的战略方向。但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航空航天业界一直非常谨慎地采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一方面是由于认证材料加工工艺和部件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尺寸,大多数飞机和发动机结构部件对于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工艺来说太大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