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聚焦:光伏产业“十三五”前景展望

【编者按】“十三五”光伏产业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此之前的五年,历史不经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叙述──我国以连续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成就讲述着能源结构优化的提速,也以跃居世界第一的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展示了清洁能源是如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了信心,吹响我国光伏产业踏上“十三五”新征程的号角。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更高的起点,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整装抬首,顿觉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思考已经不再是如何赶超世界,而是如何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有望达1.6亿千瓦

“十三五”光伏产业发展的卷轴倏然铺开,不难窥出其少了“突击情结”,更远离了“运动式”思维,多了沉稳练达,多了科学理性。数字背后蕴深意。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规模发展指标,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700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

与规模相比,电源结构也值得关注。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约为7%,在新增电力装机结构中的比重约为15%,在全国总发电量结构中的比重约为2.5%。

采集金色阳光,掇菁撷华之后的绿色热能,也将幻变成百姓人家的一抹光亮、冬日里的一份温暖。根据结构发展指标,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全国城镇建筑和广大农村地区民用热水、集热面积保有量2亿平方米;供热采暖、制冷空调系统集热面积保有量1.96亿平方米;大型区域供热站示范项目200座,集热面积保有量400万平方米;工农业供热应用集热面积保有量1.5亿平方米。

披光而行,行路至此。站在能源革命兴起的机遇期,直面“十三五”的任务压力和使命召唤,准确研判当前光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我国今后做好光伏产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

经历10年的积蓄和近5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在大气污染和减排目标压力下,光伏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未来从替补逐渐走向替代,将面临其他各类能源的竞争,市场消纳压力更趋严峻。

来路镌刻着慎行与理性,而去程愈发饱含着筹谋和希冀。比规划目标本身更值得期待的,则是贴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以及日趋优化完善的建设布局和运营模式,这才是光伏产业发展红利之源。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