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制约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编者按】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再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几乎扩展到汽车、机电设备、国防装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等所有领域。保守估计,目前全球再制造服务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而目前,在我国再制造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再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几乎扩展到汽车、机电设备、国防装备、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等所有领域。保守估计,目前全球再制造服务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而目前,在我国再制造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认知度低阻碍行业再制造发展

“什么再制造产品,不就是二手货吗?”其实再制造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罗百辉表示,再制造产品是一个整体产品被回收后拆解,进行清洗、修理或更换已破损的部分,然后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技术更新,最后再将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打上新的识别码和序列号,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发动机会被拆成上千个零件,有的零件可以用五六次,有的则可以永远重复使用。因此再制造绝不仅仅是维修和改造,而是升华到一个新台阶。再制造产品经过厂家的处理后,产品性能不差于新产品。

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机械从业人士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仍然存在与表面,对再制造产品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行业再制造的发展。

成本偏高再制造产品推广难

据全国人大代表、玉林柴油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晏平介绍,机械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涉及到、运输、物流、电力、煤炭、加工等环节,一吨的再制造产品可以产生4吨的工业废料,还有大量的固定废料。节能能达到60%,节约材料达到7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由此看出,机械配件行业再制造的利润空间巨大,但是,相比于工程机械配件再制造而言,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成本则要高许多。例如,一台废旧挖掘机要经过清洗、拆解等工序,然后被分解成约1.2万个零件。价值高、可维修的零件被重新修复,已损毁、关键性零件则被直接更换。需要经过20天至25天的重新装配、测试等环节,一台废旧挖掘机才可以完成再制造过程。但遇到一些比较老款的工程机械产品时,那些零部件就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再制造的困难。

由于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的成本偏高,再制造产品的价格也就比较高。据罗百辉调查,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大概是新机的80%。再加上,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终端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次性消费观念,终端用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度远远要高于再制造产品。很多用户认为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产品价格偏高,而且对机械的性能存在着一定的疑虑,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购买花多点钱购买新机。也有人表示,如果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价格占新机价格的50%,他们则会考虑购买再制造产品。

旧件回收困难以及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还没有开放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旧件回收是再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根据2001年6月颁布并沿用至今的国务院第307号令第十四条规定:“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拆解回收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汽车发动机、转向器、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应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这一规定使再制造企业只能从固定用户或者汽车维修市场收购旧件作为再制造原料,根本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这就造成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困难的局面。

此外,国家对于工程机械产品还没有强制报废立法,大多数用户对旧设备采取修修补补勉强使的被动作业状态,而不是马上实行报废,大多数的废旧工程机械被当做废铁回收进废铁厂回炉处理,这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在我国海关进出口条例中,只有对新品与废品的管理条例,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旧件”则缺少对应条款,甚至还有很多人将限制设备旧件进口,理解为阻止洋垃圾进入中国,即使一些废旧零部件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也有可能受到“歧视”,被认为是“洋垃圾”予以没收,企业也遭到罚款,这样,“再制造”企业获得血液、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就在源头被扼杀了。

我国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在处于艰难的发展阶段,但是大规模推广却存在着巨大的阻碍,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的不断努力。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CIMT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圆满收官
  • 25-04-28
  • 2025第46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
  • 25-04-27
  • 魏因加特纳领衔“高端制造·创新致胜”联合论坛,彰显全球车铣复合技术领导者风范
  • 25-04-27
  • CIMT2025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增长36.81%
  • 25-04-27
  • 北京精雕集团携“机电软一体”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亮相CIMT2025
  • 25-04-25
  • CIMT2025现场部分展商签约
  • 25-04-25
  • 德国机床制造商们将在 CIMT2025 上展示创新成果
  • 25-04-24
  • CIMT2025:马扎克以“革新制造”书写智造新未来
  • 25-04-24
  • 聚焦数字化转型 PolyWorks Shanghai展示3
  • 25-04-23
  • 温泽CIMT2025亮剑:全链路自动化测量赋能智造新生态
  • 25-04-23
  • 创新数字化加工 | 力劲全链路解决方案亮相CIMT2025
  • 25-04-23
  • 本土化战略进阶 达诺巴特集团全链服务植根中国
  • 25-04-23
  • 温泽CIMT 必看热点:全球首发自动化创新方案与多重抽奖活动引爆期待
  • 25-04-23
  • CIMT2025株钻公司展台追踪——AI大模型赋能株钻刀具能带来什么?
  • 25-04-23
  • 株洲钻石与星火机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5-04-23
  • 李仲泽到CIMT2025公司展位参观指导
  • 25-04-23
  • CIMT2025 | PolyWorks Shanghai 现场直击,精彩瞬间等你来看!
  • 25-04-23
  • 重要提醒:CIMT 2025联合技术论坛:今天下午1点半,首都国际会议中心C1-105启幕!
  • 25-04-23
  • 来嘉实多展台,感受机床圈润滑的“智库圈层”
  • 25-04-23
  • 直击CIMT|推进本地化生产,达诺巴特集团升级中国服务
  • 25-04-23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