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德将开展“工业4.0”合作 智能制造为主导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0月9日赴德访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访德期间,两国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为181亿美元。

专家认为,李克强总理此访进一步充实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显示了大国间谋求通过创新合作方式解决世界问题的决心,并向外界传递出“打造开放市场”的重要信号。

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表示,《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是对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化和落实。《纲要》本身建立在中德政治互信提高、共同利益增加的基础上,可以说是中德关系某种程度的一次飞跃。

当前,60多个中德政府间经常性对话合作机制为双方畅通坦诚交流提供了机制性保障。其中,始于2011年的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建立的层次最高、议题最广的政府间对话机制。

本轮磋商10日在柏林举行,两国政府26位部长参加。磋商后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纲要》,其中纳入200多项具体合作倡议、项目和举措,涵盖中德合作20多个细分领域,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一份共同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纲要》系统、全面地规划了两国未来5至10年各领域合作,体现出中德合作领域广、程度深、成果实的特点。

同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德在《纲要》中承诺“对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共同承担重要责任”,并表示“愿为国际热点问题寻求创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双方还表示将继续加强协调,特别是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框架下的协调。作为具体举措,双方宣布,将于2015年上半年启动中德外交和安全战略对话。

打造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

李克强表示,中德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有着广阔前景。

今年1月至8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12%。

王义桅说,中德两国同为经济、制造业和出口大国,都倡导开放市场。两国是各自地区核心经济体,互为地区内最大贸易伙伴和企业投资兴业的重要目的地。中德经济深度融合,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双方决定,在2015年举行首轮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机制,统筹协调两国财金合作。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双方加强技术合作力度。在《纲要》中,双方表示要继续推进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合作,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中方希望德方对华出口更多高技术产品。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拓宽陆上贸易走廊,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在《纲要》中,双方决定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双方在对等基础上以将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通过简化签证申请程序,加快签证审发时间。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双向投资。在《纲要》中,双方表示将致力于缔结中欧投资协定,该协定将明显改善市场准入,且具有较高的投资保护水平。中方希望德方尽早解决对在德中资银行监管过严等问题。

“李克强总理此访达成的《纲要》,充分体现了中德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也表明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梅兆荣说。

共塑面向未来的创新伙伴关系

梅兆荣说,中德均奉行通过创新提升国家经济的思想战略,双方具有共同点和合作优势。从《纲要》来看,未来中德合作的核心主题是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共塑创新未来。

在此访中,中德双方决定以建设创新伙伴关系为契机,重点开展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创新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机制和举措,打造更多引领未来合作方向的新亮点。

开展研发领域合作作为中德创新合作的首批重点领域被纳入《纲要》。

深化中德交通领域创新合作首次成为中德政府磋商重要议题并被纳入《纲要》。

《纲要》还宣布两国将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纲要》表示双方将就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开展合作,共同寻求应对老龄化等本国和全球性问题的创新措施。

王义桅指出,《纲要》以“共塑创新”为主题,强调创新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其中不仅涉及两国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合作,还包括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文化培育等方面,是一种全面的创新、包容性的创新、全方位的创新。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德合作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双方加强创新合作,可以为两国经济发展和繁荣创造更好条件,通过互学互鉴,用智慧拆解难题,开启未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百超助力爱派尔智能制造升级,效率与管理双飞跃
  • 25-05-07
  • 定档!2025航空装备智能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在成都召开!
  • 25-04-14
  • ANCA强势亮相2025CIMT:智领未来,切削无界
  • 25-04-14
  • 魏因加特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宣布领导层交接
  • 25-04-14
  • 政企校协同 | 打造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 25-04-11
  • 落实责任担当,展现“力劲温度” | 力劲获“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荣誉
  • 25-03-06
  • 雷尼绍荣获“高成长企业奖”,携手大宁功能区共绘智能制造新篇章
  • 25-03-05
  • 汇聚全球顶尖机床企业,聚焦智能制造前沿技术—— CIMT2025即将盛大启幕
  • 25-02-28
  • 蔡司工业测量自动化遇上OPC UA: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25-02-21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莅临海克斯康视察调研
  • 25-02-20
  • API测量科技助力机器人产业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
  • 25-02-14
  • Inventor 助推阿匹斯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 25-02-12
  • 中观发布全新HyperScan智能光学追踪3D扫描仪
  • 25-01-15
  • 蔡司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效率的智能化伙伴
  • 25-01-14
  • 探秘灯塔工厂:山特维克可乐满基默工厂的智能制造之光
  • 25-01-13
  • 首批!海克斯康获批国家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 25-01-09
  • 2025新年特刊:打造新质生产力,智启未来新篇章
  • 24-12-31
  • ABB 机器人明星产品闪耀登场
  • 24-12-31
  • 海克斯康出席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
  • 24-12-23
  • 全国各省市铸造协会代表参访力劲集团深汕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 24-12-20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