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试验成功

  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日前实验勘查获得成功。该系统能够发现地下500米空间内的电磁异常,为寻找有色金属矿产和地下水资源提供线索。若此技术能推广应用,有望在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巨大作用。

  本世纪初,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电磁勘查系统发展迅速,国外一些公司的系统已较为成熟。在这一领域,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占据着领先地位,并拒绝将技术和设备出售给我国。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在地表和浅地面发现新矿床的难度不断增大,需要尽快装备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找矿效果好的新型快速勘探系统。

  经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和吉林大学联合申请,2007年国家科技部同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设立《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开发集成》课题,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

  课题组汇集了来自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方法技术、软件、硬件各专业三十几位国内顶尖专家。经过4年不懈努力,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研制成功,并达到国际同类勘探系统的技术水平。

  据介绍,过去的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探测深度只能达到100米左右,而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飞行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在75~80公里/小时,探测深度可达500米,具有飞行高度低、勘探深度大、机动灵活等特点,保证了探测精度。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