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2010年 船舶工业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一年

  “对船舶工业而言,2010将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一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中心分析师梁志勇不无担忧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船舶企业接单难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了解到,2009年1-11月,中国新接订单量2294万载重吨,占世界新接订单总量的61.1%,比位居第二的韩国多接订单1000多万载重吨,其中11月份当月新接订单383万载重吨。

  但是一些新的问题正在逐步凸现。数字显示,我国承接的新船订单主要集中在船舶两大集团公司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的部分船厂,去年约有65%的船舶企业没有接到新订单,尤其是部分新兴船厂,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困难局面。

  交船难与接单难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一位民营船企负责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资金链紧张、对产业发展预期下降,金融危机后,用船企业开始谨慎下单,而状况相对更糟的企业则不得不推迟收船时间,进一步造成造船企业的交船难题。

  “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是规划中很有实效的一条。”梁志勇指出,由于买方信贷渠道有所打通,船舶企业的接单和交船难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如中国银行提供1.49亿美元买方信贷,支持德国船东在江洲联合造船厂订造9艘化学品船;法国兴业银行联手中国银行出资1.673亿美元支持丹麦Torm公司在广船国际订造的6艘灵便型成品油船。此外,中国船舶工业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投入运营,已订购了特种船、超巴拿马级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船等一批船舶资产。

  “融资难是产业规划着力解决的另一大问题。规划出台后,金融机构增强了对船舶行业发展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梁志勇指出。

  2009年4月以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江苏熔盛重工、浙江船厂、舟山金海重工、STX大连等造船企业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渤海银行等国有或商业性银行签订了各类融资协议。

  “《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先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出台的一个3年短期规划,主要通过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和单壳油轮等举措,解决当前船舶工业面临的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同时通过严格控制造船能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积极推进兼并重组等实现船舶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规划又与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一脉相承的,从长计议,通过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加强船舶企业管理等政策举措提高我国船舶工业整体素质,为2015年发展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强国而夯实根基。”梁志勇指出,正是考虑中长期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向海洋工程以及非船业务领域发展。

  虽然规划的实施让三大难题都有所缓解,但并不意味着船舶行业就已经走出困局。舟山晨洲船业集团总经理苗数根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由于振兴规划的支持,目前舟山大部分船厂的情形都比去年年中好转了很多,但是由于政策执行有不到位的问题,船舶业要真正振兴还需要时日。“比如,政策加大了对船舶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是地方银行在实际放款中依然是不积极。大部分的民营船厂都是资金严重缺乏,而这其中其实包括很大部分优质的企业。”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