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山西装备制造业“攒足了劲”起跳

       编者按:

       今年1月14日至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与我省有直接关联的产业为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八大产业。山西如何借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东风”,促进我省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就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形成了这组报道。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对我们太重集团来说太有利了。”

        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使受金融危机影响,正处彷徨状态的太重集团信心大增。

        就在去年年初,省国资委将山西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2.92%的国有股权划归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齿集团成为太重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这标志着太重集团成为山西装备制造产业的整合平台之一。

        事实上,发展和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我省早已“蓄势已久”。

       如何摆脱“吃煤”为主的重型体制,我省将发展定位在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业等四个新的支柱产业。其中,因有太重、大齿等全国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存在,而使这一新兴产业运作起来得心应手。

       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都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把其作为我省实施转型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基地的重点产业来抓,陆续出台了行业调产规划、方案、办法和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造,铸件、锻件、汽车部件、铝镁合金等基础件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涌现出太重、汾机、大齿、永济电机等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煤机、重机、纺机、铁机和电子装备等产品正在成为富有潜力的新支柱行业。

        据了解,我省装备制造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00家,从事11大类、60中类、246小类、上千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原机械工业系统、电子工业系统、军工系统、纺织系统、交通系统和铁道系统,总资产580.9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8.5%。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装备产品市场需求迅速紧缩,产业发展持续减速,我省部分装备企业陷入困境。有些企业的订货合同锐减,有的还出现了用户舍弃预付款终止合同的现象,特别是机床工具行业目前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

        太重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起重机、油膜轴承、挖掘设备、管轧设备、锻压设备、航天设施生产基地,并已形成了完善的科研、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依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装备制造业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像春天的一场“及时雨”,提振了企业信心。那么,如何把握这一政策机遇,借力来发展山西装备产业呢?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分析说:新政的出台对我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起。具体来说包括八点:强化两个抓手。就是整合优势资源,抓龙头企业培植,抓重点项目拉动。重点突破整车和煤机成套两大难点,突出抓好太重煤机等煤机成套制造、太原南方重型汽车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结合国家和省重大工程拉动行业发展;促进两个改善。即,改善产业外部环境,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两个能力。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重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际化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力度;用好两个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出台本省扶持政策。积极申请国家税收、资金、项目的倾斜支持。可实施地方财政支持下的地方税减免政策,适时设立装备制造业扶持发展基金。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促进我省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据了解,去年年初,我省即已开始酝酿出台《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结合《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后,这一扶持政策将更加完善,未来,山西装备制造业将迎来远大前程。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