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轧辊变形对环件精度的影响及其补偿

一、前言

D51系列立式扩孔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广泛用于轴承环、齿轮坯等环件轧制(辗扩)生产中[1,2]。该系列扩孔机受结构限制,主轧辊和芯辊都类似于悬臂梁支承形式[1],在环件轧制变形中容易产生弹性变形,这种轧辊弹性变形对轧制环件精度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EQ140汽车从动螺旋齿轮锻件轧制生产实践,分析轧辊变形对环件精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轧辊变形的补偿措施,为控制环件精度提供可行的方法。

二、环件精度分析

立式扩孔机轧制如图1所示,在轧制力作用下,悬臂梁轧辊产生弹性变形,致使驱动辊和芯辊轴线分别在静止位置张开α和β。图1中Di和Do分别为环件近扩孔机端面和远扩孔机端面的外圆直径,di和do分别为环件近扩孔机端面和远扩孔机端面的内孔直径,h为环件轴向高度,由几何关系可得

Do=Di+2htanα(1)

do=di+2htanβ(2)

图1轧辊变形与环件精度

已知要求的环件尺寸为:外径D、内径d、高度h。为了使轧制的环件满足尺寸要求,则轧制的环件尺寸应在要求的尺寸基础上留有加工余量。为此,在环件轧制中通常控制近扩孔机端面的环件尺寸,使环件外径为正偏差,内径为负偏差,环件内外都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控制近扩孔机端面的环件尺寸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环件下料重量,并调定信号辊的合适位置,使Di=D,di=d时,环件轧制过程结束。其中Di=D是通过信号辊来控制的,di=d是通过环件下料重量来控制的。将Di=D,di=d分别代入式(1)、(2)得

上两式中,Dmax和Dmin分别为环件外圆最大和最小直径;dmax和dmin分别为环件内孔最大和最小直径;Δ和δ分别为环件外圆和内孔直径公差。由式(3)、(4)可知,环件外圆和内孔公差与环件轴向高度成正比,与轧辊弹性变形张开角正切成正比。

三、环件精度补偿

1.增加下料重量

轧辊变形导致了环件外圆正偏差和内孔的负偏差,它们对应的材料体积增量分别为ΔV1和ΔV2。由图1几何关系可知:

将式(3)、(4)两式分别代入上两式整理得

总的材料体积增量ΔV为

根据轧制的环件可实测出轧辊弹性变形的张开角,这时可由式(7)计算出所需的材料体积增量ΔV。在环件轧制生产的下料工序中增加体积ΔV,就可以补偿轧辊变形对环件精度的影响。这种增加下料体积(重量)的精度补偿方法,不能提高环件精度,而只能保证轧制的环件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可以加工出规定尺寸要求的环件产品,仅适用于环件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这种精度补偿方法简单易行,但增加了原材料消耗和后续机加工量。

2.修正轧辊形状

若对轧制环件的外圆和内孔的锥度有要求,则增加下料重量的精度补偿方法不适用。这时可采用修正轧辊形状的方法来实现环件精度补偿。参见图1,将圆柱形工作面的轧辊改成虚线表示的圆锥形工作面的轧辊,则所轧制的环件外圆和内孔的锥度将消失,环件的精度得到了较好的补偿和改善。其中,驱动辊工作锥面的锥角为2α,芯辊工作锥面锥角为2β。采用修正轧辊形状的环件精度补偿方法,不需增加材料消耗,而且还提高了环件精度,但只能在轧辊设计阶段实施。

作者采用D51-350、D51-400型扩孔机轧制成形D×d×h=φ382×φ280×55的EQ140汽车后桥从动螺旋齿轮锻件时,驱动辊弹性变形张开角α=4°~6°,芯辊的张开角β=2°~3°,轧辊变形对轧制的齿轮锻件精度有较大影响。我们先后采用了增加下料重量约1kg和修正轧辊形状的补偿方法,有效地改善和稳定了轧制齿轮锻件的精度。


null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