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VDW视角:德国机床业前景乐观,中国依然是最大的目标市场

4月10日,CCMT 2018——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期间,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发布会针对本次CCMT德国机床制造商参展情况、中德两国经贸发展情况以及公众关注的问题做出深入的阐述, 并且邀请了三位德国知名机床制造商的高管分享各自对中国机床市场的看法。

VDW经济部长Gerhard Hein先生在发言中介绍道,本次共有150 家德国公司参展,数量较上一届增长了25%,德国展团的净展出面积约为6,000 平方米(增加了近40%)。

2017 年中国投资倾向较高,2018 年前景看好

据悉2017 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大幅提升了16%,达到21.8 亿欧元。自2016 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尤其是工业体系经过恢复期,在通信技术、汽车制造和多种专业设备等用户行业的推动下显著扩张。去年,中国机床消费量提高了6%,进口增长了14%,其涨幅分别达到9% 和18%。因此,这一关键市场仍是德国制造商最重要的销售区域。对于持续开展现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来说,高科技机械必不可少。就精密型机床而言,2017 年约有四分之一来自德国进口。其中,需求显著增长的主要类别包括加工中心、磨削技术(磨床)、齿轮切削机床和车床

“从订单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工业体系转型尚未完成。2017 年,中国从德国订购机床数量再次上升,以欧元计算,上升了11%。这还是在2016 年已经增长了25% 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对2017 年需求模式的深入研究表明,2017年前三个季度的活跃状态并未得到保持。第四季度导致上述数据最终下降了5%。显然,议会和总统选举之后,金融融资有所减少,从而抑制了周期性过热。”

中国市场体量仍在不断发展

中国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市场,市场总量达到230 亿欧元。“2017 年,中国巨大的机床消费量继续上升,增幅达到了6%。正如我刚才所提到的(这是以欧元计算的,若以人民币计算,则为9%)。”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 预测称,与2016 年,尤其是2017 年相比,未来几年增速会放缓,但是扩张的过程不会停止。预测显示,从总体经济表现、工业产出和资本投资一直到机床消费量,所有关键统计数据在2018 年均会有所增长。尤其是作为双边贸易质量重要指标的机床消费量,经过两年强势增长后,预计仍有6% 的显著增长。

2018年德国机床业前景乐观

再将目光投向德国机床业。2018 年,尽管政治风险仍然存在,可能会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产量仍有望大幅提升5%。“去年,我们的业绩创下新高,产量提高了4%,达到157 亿欧元。”Gerhard Hein先生指出。

2017 年,德国出口量增加了8%。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加了17%,对亚洲的出口增加了11%。尽管德国对欧洲的出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2017年仍有所上升,增加了3%。就亚洲市场的体量来说,跟中国开展的大笔业务占到了德国出口总额的22%。在15 个重要市场中,尤其是美国和墨西哥、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和东欧部分地区均大幅增长。在亚洲,德国制造商的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中段,在台湾市场同样如此,在日本刚达到两位数,而韩国市场的增长率则降低了将近四分之一。据预测,2018 年增长率有望达到5%。

2017 年,德国进口略微提高了2%。在15 个重要制造商国家中,意大利、法国、荷兰和东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衰退。事实证明,其他所有国家交付规模均可提高。初步估计显示,2018 年进口量将增加5%。

2017 年,德国机床消费量略有下滑,减少了1%。2018年,其增长潜力约为5%。在订单预订方面,2017 年增长达到了8% 且国内需求特别旺盛(提高了10%),为取得优异的业绩奠定了基础。2018 年1 月,需求增长了49%。国内和出口市场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未来对灵活性要求更为严格

展望未来,Gerhard Hein先生表示,工厂车间数字化和联网将促使工业领域迎来新挑战,但也一并会带来新机遇。这其中存在重大问题,包括电动汽车和增材制造,这些将成为未来企业运营的决定性因素。

在此背景下,他针对中国电动车未来的市场走势,提供了一些可靠的分析预测。

“以乘用车相关数据为例,在国际对比中,我们看到仅由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很高。但是,拥有优化内燃机或采用混合解决方案的乘用车仍是主流车型。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中国仍是最佳目标市场,对于发动机和变速箱制造商是这样,对于机床制造商尤其如此。”

对于欧洲市场来说,受2030 年气候目标的影响,电力驱动(汽车)预计占总销量的21%;美国市场以重型车辆和其他交通模式为主,电力驱动(汽车)预计占9%;(相较于欧洲与美国市场)29%的市场份额(电力驱动)对中国市场是现实的。

相反,这意味着搭载发动机启停技术的或轻度混合、全混合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优化内燃机(汽车)仍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发展且优化传统驱动(内燃机)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这些大大抵消了全电力驱动(汽车)生产成本的降低带来的冲击。截至2030 年,中国市场整体扩张比率有望达到40%,超过3,200 万辆乘用车。与只使用内燃机的传统驱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技术的生产成本预计会高出约四分之一。生产成本的显著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最先进生产技术的强烈需求指日可待。此外,电动汽车对于高精度生产工艺要求不断提高也会带来机遇。

例如,通过提升部件的耐磨损性来减少在较高速度的情况下,切换驱动模式(由电力驱动转换成内燃机驱动)时变速箱的噪音;电池重量导致对制动系统尺寸更为庞大;涡轮增压器的全面应用。当然,还有电力驱动装置部件制造的生产系统,例如电动机以及高性能电池。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