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船舶行业需加快补短板

【编者按】我国船舶行业较日韩等国属于发展缓慢行列。如何扬长补短,去更好融入市场,加快发展?


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工业体系,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

《行动计划》的发布实施,无疑是给处于严寒中的船舶行业“雪中送炭”。当前,国际主流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急剧萎缩,世界造船业全面陷入困境,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2016年1月至11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分别下降12.1%和14%,2016年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同比下降20.4%,比2015年底下降16.3%。企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船舶企业破产倒闭的新闻屡见不鲜。业内人士惊呼:未来几年不少船企将陆续陷入无船可造的困境,“造船业没有最困难,只有更困难”。

全球性的困境也给中国造船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目前,在全球三大造船国中,我国年造船完工量与韩国基本接近,领先日本,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则高居首位。另一方面,我国造船业大而不强的特征同样明显,主要表现为:造船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高端船舶和海洋装备研制能力和关键配套能力不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有待突破,质量效率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这些都是船舶行业急需补齐的短板。要想在下一轮复苏中取得先机,船舶行业必须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以“高”补短。去年上半年,我国前10家船企新承接订单集中度达到85%,比上一年进一步提高。面对船舶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船舶企业只有以“高”取胜,以高新技术、高端产品赢得市场。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进口总额为26.1亿美元,其中浮式或半潜式钻探、生产平台占进口额的24.1%,同比增长超过200%;在国际市场上,对高技术船舶的需求也将成为亮点。有国际机构预测,随着全球市场对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未来最少需要新增40艘甚至68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因此,抢占国内外市场,中国船舶企业须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在船型的能耗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在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以“新”补短。去年11月底,芬兰客船公司维京游轮与厦船重工非正式签署1+1艘大型豪华邮轮建造意向书,单艘船总投资达1.9亿欧元,新船预计在2020年春季交付。船舶市场总体疲软并不能掩盖新的需求。以游轮来说,它集新材料与高科技于一体,造价动辄几亿甚至数十亿元,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新增长点;以游艇来说,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14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国家人均拥有游艇比例达到1比8,荷兰为1比10。如果按照每100人拥有一艘游艇来计算,中国市场需要1400万艘游艇,接近美国常年1700万游艇的保有量,即使是每1000人拥有一艘游艇,中国因此也将有140万艘游艇的需求量。目前,中国在册游艇保有量仅为3000艘,这意味着,游艇产业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行业发展报告分析,未来几年内,中国游艇产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产值有望达到数千亿元,并能支持超过150万人的就业。除游轮、游艇外,其他娱乐及运动用船舶、公务船舶、特种船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船舶企业可以各显神通,在细分领域做强做大。

以“智”补短。船舶市场的竞争,是更多体现在质量、效率的竞争。船舶企业须加快两化融合、生产流程再造、信息化工程等方面进程,建立精益制造体系,加快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成一批智能车间和智能生产线,提升造船效率,实现以“智”取胜。

迈向“高”“新”“智”,离不开政策支持。《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产业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完善保险支持政策等保障措施。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加快补齐短板,经历寒冬考验的我国船舶工业将有望打造成“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名片”。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数智融合,向新而行: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盛大开幕
  • 24-03-18
  •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下半场的王炸
  • 24-03-05
  • 信达股份与海克斯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4-02-04
  • ABB机器人助力晶泰科技打造智能自动化实验室
  • 24-01-25
  • 海克斯康入围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
  • 24-01-25
  • Inventor 助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 24-01-25
  • 移师成都,万人同聚!GTF2024第十一届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聚焦大会暨展览会来了
  • 24-01-24
  • 海克斯康携手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中心
  • 24-01-18
  • Inventor 助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 24-01-18
  • 海克斯康入选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园区培育项目
  • 24-01-12
  • 自适应装夹:智能制造的利器
  • 24-01-11
  • 首批!上海发那科入选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生态联合体成员名单
  • 24-01-10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 数智化转型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 24-01-10
  • 两大产业学院落地赣江,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 24-01-05
  • 走进比亚迪,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中国行圆满收官!
  • 24-01-02
  • 海克斯康荣获“山东省智能工厂”和“山东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 24-01-02
  • 国际金属加工网2024新年特刊:链接世界 智造未来
  • 23-12-29
  • 力劲集团&德力新能源&淮南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圆
  • 23-12-18
  • 海克斯康受邀参加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 23-12-18
  • 数字化家电尺寸检测数据管理平台赋能家电行业智能制造
  • 23-12-15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