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提升高端制造业全球资源配置力

【编者按】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对世界制造业影响深远,制造业的产业形态、组织模式、分工方式等都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世界制造业的创新机制、投资模式等也都出现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特征。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面临挑战前所未有。


高铁已成价值链提升突破口

当中印这两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经济合作领域聚焦到高铁时,昭示着中国对凝聚新技术和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投入如今已进入收获期。

印度铁道部发言人日前表示,印度将与中国签署协议,由中方出资对长达1754公里的“德里—钦奈高铁走廊”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两国能够最终达成合建高铁协议,将是全球第二长高铁。而具有洲际乃至世界意义的“两洋铁路”和“莫斯科—喀山”铁路也有望启动。进一步地,假如中国主导建立的欧亚高铁、中亚高铁、泛亚高铁和中俄美加高铁能够在未来十年里开花结果,不仅表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性认同,更标志着中国高铁外交背后蕴含的高端技术供给与配套服务能力正走在世界前列。

几年前,当国内高铁投入运营事故频发时,有关对高铁的质疑并没有将这项具有战略竞争意义与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打压下去,中国有关供应商与运营商在技术研发、项目统筹与运营管理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将中国高铁打造成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名片。说明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驾驭凝聚复杂技术与管理的产业链。当然,中国高铁的产业化成功,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而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尽管不缺高铁领域的先进技术供给,但受限于国内市场需求,在产业化推广方面近年来远远落后于中国。

预计国外高铁项目的市场价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远景来看甚至会达到10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当以合同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为样本,以领先的技术供给与配套的服务支持,将中国高铁的名片效应不断放大。

大飞机是最具指标意义名片

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下一个重量级名片是更具战略意义的项目——大飞机,要取得类似高铁的成功殊为不易。

志在成为与波音、空客比肩的中国商飞,在过去8年间,已实现了设计制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步跨越,正在上海浦东总装的C919预计在2015年首飞,2020年前投入商业运营。尽管中国商飞目前手持的430份订单与波音、空客动辄一个机型上千架的订单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没有人敢忽视中国同行的学习能力,更没有人敢忽视中国未来20里可能高达6020架、总价值为87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需求。从国际干线飞机的竞争趋势与溢出效应来看,构筑中美欧三边均势竞争格局也许更符合市场主体的利益。

应当承认,仅有8年发展经验的中国商飞要在短期内全面缩小与波音、空客之间的差距并不现实。一般估计,中国商飞要真正跻身全球航空工业并成为成熟的市场供应商,至少需要10至15年的时间。审慎的中国商飞将以ARJ21的先行先试为基础,先在技术统筹、线路运营、国际适航证等方面积累经验,再复制到C919干线飞机上,以消除外界对中国产飞机的质量、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担忧。其后,将会制造300个座位及以上的远程客机。实现支线客机、中程客机和远程客机的三步走跨越。

大飞机项目是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上千亿元的资金投入以及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更需要世界级的项目统筹和运营管理能力,特别是管理全球供应链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商飞冀望复制航天产业的运营模式,即在资源相对短缺和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用市场化方式“集中国力干大事”的路子。而相对航天产业来说,大飞机项目的运营管理无疑更为复杂,特别是市场化运作中需要克服许多约束条件。俄罗斯早就具备研制大飞机的能力,但其运营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波音和空客,所以今日的俄罗斯民机产业已经被边缘化了。相较俄罗斯来说,中国的市场化经验更为薄弱。

以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来说,欧美飞机制造商早已建立了覆盖民机研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制和相关程序规范,并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而中国航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只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与国际标准严重脱节,造成绝大多数产品无法取得国际适航证;另一方面,民机的销售与售后支援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

更大的制约条件还在技术领域,中国飞机项目在发动机和电子设备等核心技术方面,目前高度依赖于赛峰、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凯德以及罗克韦尔柯林斯等国际供应商。核心技术以及核心部件制造能力薄弱是制约大飞机项目的最大瓶颈。预计中国商飞要在2025年左右,才能破解上述约束条件,进而成为中国战略产业跻身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代表性企业。

期待早日形成产业资本力

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集中到对战略性产业与金融秩序主导权争夺的今天,中国唯有打造凝聚新技术、高附加值及全球服务支撑体系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并以深度嵌入中国范式为特征的多边金融合作平台为杠杆,稳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顶层的获益程度,才能在战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从全球金融竞争与产业变迁的趋势来看,业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迟早会成为全球格局变迁的主导力量。而中国要实现由贸易与制造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的转变,在全球顶尖层面的分工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切实维护核心利益,进而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就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尽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产业群。

就具体路径而言,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框架下,中国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傲居世界的贸易触角延伸为依托,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致力于扩大双边和多边自贸区版图,更要应国际市场需求加快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多边合作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可由海外华人金融资本、央企和国内民营企业等为基础组建若干支基金,作为跨国并购的资金池,联合国际投行,充分利用国际并购规则,通过对目标跨国公司的并购、重组、入股等方式,增强对这些企业股本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将行为触角伸到美欧发达经济体,一方面是要将这些海外企业培育成为维护中国经济与金融主权的力量工具,另一方面是经由市场化操作或者隐形操作形成组合影响力,打造中国版的顶尖跨国公司,形成中国版的“产业资本力”。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